“以後收雞毛和鴨毛的時候,記得一定要分開,雞毛四毛一斤,鴨毛五毛一斤,多一毛錢呢。”

綁在單車後座上,來到文化巷68號羽絨廠收購點。

看了雞毛鴨毛混合,只有按雞毛收購價收了。

12斤,收了四塊八毛錢。

又來到上次那間藥店。

還是那間藥店,那個老頭,潘大章遞給他一根香菸。

將一蛇皮袋的乾燥橘子皮提了上去。

“後生崽蠻勤快哦,幾天時間又收到一包橘子皮。”

秤了重量14斤重。

老頭給了一個上等品相,八分一斤。

1.12元。

開了收據,寫上重量和單價,蓋上公章。

“去收銀臺收錢。”

“謝謝老叔。”

領了錢,潘大章拉黎衛國回菜院壩。

“以後有這些,可以拉來這裡賣。廢紙、廢鐵要500斤以上才可以拉去廠裡銷售,可以等我下次叫拖拉機拉時一起拉去。”

黎衛國心裡盤算開了:“收這些成本還不到二塊五錢,轉手就賺了三塊五錢,利潤還是很豐厚的哦。”

收廢舊的收入還高過幫姨媽家種菜的收入。

以後看來要多花點時間在這上面了。

黎衛國似乎也發現了一條賺錢的路口。

潘大章送他到菜地,只見他姨媽摘了一大把青菜,讓潘東玲帶回家去吃。

“我們這裡其他的沒有,就只有青菜,別客氣。東玲以後當工人就享福了。”

騎單車半小時後回到了碾米廠。

意外看見了許靜金父母在。

他母親羅紅英看見潘東玲,就質問道:“東玲,你去鐵珊籠鎢礦當工人,我家靜金怎麼辦?”

潘大章聽了,冷笑一聲:“你有什麼想法?”

許大年:“只有老公去當工人,老婆在家務農的道理,我們意思是讓靜金去頂替,東玲留在家裡,家裡那間房和房裡的東西都還是他小兩口的。我們養大的小孩不可能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