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扶單車去碾米廠前面的曬穀場,練習騎車,好不好?”潘小章提議說。

潘大章讓他單車也馱幾樣姐姐帶出來的蛇皮袋過去。

都是一些必備的生活用品。

收拾住處費了幾個小時。

房間牆壁原來糊了一層報紙,但時間久了,有些汙黑不堪。

“我去找點報紙過來把牆壁重新糊一下。”

他翻了翻潘小章回收來的紙皮,並沒有適合使用的報紙。

他去問對面雜貨店的孫瘸子。

“表叔,你店裡有報紙麼?有的話,賣一點給我也行。”

孫瘸子四兄妹,個個都是殘疾。

他是老大,自小就天生的瘸子,好在智力正常。

他弟肢體健全,但是智力呆傻。

家裡還有兩個半癱的妹妹。

因為雙腳萎縮,無法正常行走,所以一直沒有岀嫁。

但是雙手特別靈巧,會手工製作一些布鞋、鞋墊,或織些毛衣拿來雜貨店售賣。

有時村裡有新娘岀嫁要做嫁妝,也會讓她們幫忙。

做一雙布鞋多少錢,一雙鞋墊多少錢,編織一件毛衣多少錢。

從而賺取生活費。

孫瘸子一家都是殘疾,真正能夠正常出工的只有他家那個傻二弟。

之所以會出現全家殘疾的情況,是因為他家父母是近親結婚。

他祖父曾是月舟村有名的富人,外出經商賺了錢。

在月舟村建了一棟奢華的明清建築。

並沒有構置田地,而且在推翻前朝的洪流中,做了許多有益的事。

是村裡少有的烈屬。

孫瘸子爺爺在世時,每月還能領取十幾元的烈屬撫卹金。

村裡對他們家也是特殊照顧。

將村裡唯一的一間雜貨店交予他打理。

生產隊時他管理雜貨店,拿的工分比一個壯勞力都多。

全村人在捱餓的年代,他家人一樣能吃上飽飯。

後來,分田到戶,村裡第一個被處置的公家產業就是這間雜物鋪。

被孫瘸子以每年一百元租金,所有貨物總價二百元盤到了手裡。

成了他家的私人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