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秀花並不說女婿,而是把矛頭指向女兒。

潘東玲:“我從來沒想過去礦山上當工人,是靜金出的主意,不要來說我。”

潘大章此時也陷入天人交戰糾葛中。

姐夫說的年齡大小的問題根本就站不住腳。

前世也是一樣,八月份填表,一直到過完年,三月份才去礦山上體驗。

況且讓大隊出個證明,虛浮一二歲,蓋個章,根本不用費多少勁。

大部幹部也希望村裡能夠有多幾個本村的子弟去當工人的。

最令人羨慕的事情就是莫過於從農村戶口跳到了商品糧戶口。

此時他考慮的是若是堅決拒絕去礦山上班,象家裡現在這種情況,確實會吵翻天,難以收場。

就算這次中考他發揮岀色,達到了俞督中學的錄取線,去了縣城中學讀書。

也不能保證百分百可以考取大專,或者中專等高校讀書。

比去礦山當工人更好的前途就是考取學校,一考取大專院校,就可以轉變成商品糧戶口,還有一定的補貼。

當工人此時才三十元工資,學生伙食補貼就可以達到15元。

而且畢業後就能參加工作,正式編制,穩定的報酬。

根本不需要大學生茫無目的地自己去找工作。

但是他心裡真的沒有底。

前世他只對語文和歷史感興趣。

就算是選擇學文科,語文、歷史、政治拿到高分。

但是英語、數學、物理、化學這些課呢?

前世讀初中時,這幾門課都是他的弱項,後來出到社會後,更是從來都沒去接觸這些課程。

幾乎把從老師處學來的一點知識都全部奉還給了老師。

初中基礎都沒打好,到了高中這些課程要想趕上去,絕對是不可能的。

而高考日趨殘酷激烈,難度比中考不知難上多少倍。

要想在千軍萬馬中殺出,他真的把握性不大。

萬一讀了三年,高考又沒考上,而當工人的機會又讓給了姐姐,以後的人生可能會比前世都慘。

所以當老爸把一張退休表格從褲兜裡找出,放到桌面上的時候,他也不再吭聲了。

“大章,吃飽飯後就把這張申請表填一下。”

姐夫許靜金也只是讀到初中畢業,學習成績跟在座的杜善文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