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他沒有多餘的時間跟他們打嘴皮子。

下午三點到四點半還要考歷史和地理。

記得前世他總分考到330分,而山明高中錄取分數是310分。

俞督中學至少要400分才有可能錄取。

語文算是最好的,也才考了70分。

英語40分、化學46分、數學50分、物理40分,生物和生理衛生總分才60分還考了32分,歷史和地理總分100分也考了52分。

七門課總分660分,他只考了可憐的330分。

當時班上成績最好的何焱生也只考了380分,離進俞督中學分數差20分。

吳君昭368分,潘生福325分、潘雲青318分。

這一次,就算數學、物理、化學、英語等四門昨天考的課程,成績跟前世一樣。

但今天考的三門成績,絕對比前世要好。

經過上午的兩門課考試,他增添了信心。

離下午考試時間還有二個半小時,他決定抓緊這二個半小時,把三年的歷史課本和三年的地理課本都快速瀏覽一遍。

熟悉初中階段,學的是那部分的內容。

前世他因為個人愛好,對文學和歷史都有濃郁的興趣。

甚至還寫過一篇關於秦漢時期的網路小說,所以對歷史和地理都有一定的瞭解。

後來還自學了高中教材,拿到了高中文憑。

十八歲那年開始報名參加漢語言文學自學考試。

中國歷史,不管是古代、現代,還是當代,甚至世界歷史,他都有系統學習過。

地理方面他也自學過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課程。

況且中考時的考核,只能是中國歷史和中國地理。

其內容也不可考得很細,很具體。

課本上講述的內容,也只是一些影響比較大的事件。

這些事件應該都有印象。

他翻閱了初中階段學的歷史書籍,果然覺得內容並不算多,繁雜,要掌握的知識點也不深奧。

地理課程也差不多。

但潘大章花在地理課程上的時間相比歷史比較多一點。

其間圍牆外傳來一陣陣喧鬧聲。

沒有一個同學探頭出去觀看發生了什麼事。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一直到班主任吳老師踩著樓梯進到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