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和尚(第1/2頁)
章節報錯
收徒大會就這麼開始了,蕭清封完全有種莫名其妙的感覺。
規則呢?規則就是前六日決出七位門徒,最後一日決出魁首。但是並沒有限制手段,沒有限制傷亡。這絕對是他見過最沒有規則的比試,但同時,這也是他見過最考驗人的比試。
仔細想想也能明白,七日之後站在高臺上的人,不管是實力超強橫掃群敵,還是算計夠深一舉獲勝,甚至於氣運夠強機緣深厚。不管是哪一種人,都是真正值得注視的人,都是悟真派需要的門徒。
蕭清封還在想關於規則的問題,其他人可不會這麼想。隨著國師熊況的話音一落,早有準備的諸多年輕俊傑直接躍身而出,各人姿態不同,但都瀟灑無比,同時相互間也在進行著第一次鬥法。
原本以為並沒有多少人參加的蕭清封著實被嚇了一跳。就剛才那會功夫,至少看到數十人爭搶七個高臺。而最終停留在高臺上的卻只有十四人。
雖然在大楚生活了近二十年,但蕭清封一直生活在地處偏僻的風林縣。近幾年又一直隱居潛修,並不知道對於大楚的人來說,收徒盛會意味著什麼。一心想去元陽宗的他,也同樣不明白對於那些求道之人來說,收徒盛會意味著什麼。
他不明白,但是作為荊旭的弟子,馮坤卻是明白。
“每次收徒盛會都是大楚的一次盛會,但是實際能加入悟真派的人只有寥寥無幾,你知道為何還有這麼多人前來嗎?甚至那麼多無關之人前來嗎?”作為老兄弟,馮坤十分理解蕭清封的困惑,實際上他也是拜師之後才聽荊旭說起。
“為何?”蕭清封很配合的問著。
馮坤神秘一笑,卻沒有太過拿捏,直接解釋道:“因為不管你最後能不能拜入悟真派,只要有資格參加,並且上場了,都能得到悟真派的靈丹妙藥與神功秘籍。即便不能拜入悟真派,只要不隕落,數十年後基本都是一方人物。”
蕭清封腦袋還是有些懵,不明白的問道:“比試沒有限制手段,如果出現傷亡應該如何處置?何況,那也是有資格參加的人才有的獎勵吧,其他人來幹嘛?”
“嗤嗤!”馮坤頓時笑了出來,“小封你在山野之中修煉數年是不是傻了,因為沒有限制手段,所以才能看出真正的實力。何況,有國師在此,也沒人膽敢真正下死手。至於其他人嘛?他們得到的的獎勵可沒說別人不能搶。盡管沒人膽敢在悟真派長老與國師面前明搶,但是一旦出城,可就未必了。”
蕭清封沉默,他本人極為聰明,只是沒心思去想這些事情而已。仔細一想,事情確實如此。而隨著深入想下去,更有種不寒而慄的感覺。
古語言: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大楚朝廷百官多數是儒生出身,儒以文亂法肯定不適合大楚。但俠以武犯禁卻非常符合大楚的情況。即便蕭清封這個不算了解大楚情況的人都知道,大楚江湖勢力龐大,一些江湖高手根本就沒將朝廷官府放在眼中。
江湖與朝廷從來就不會和平共處。不是東風壓倒西風,便是西風壓倒東風。如果哪一天雙方實力相若了,那離大亂便不遠了。實際上,縱觀大楚建朝兩千多年歷史,因江湖勢力龐大而引發的叛亂並不在少數。
如此看來,悟真派傳下靈丹妙藥與神功秘籍明顯目的不純。作為曾經的醫者,他自然知道是藥三分毒。何況他師門一脈一直有個規矩,不可服食丹藥提升修為,此乃祖訓。蕭清封也在‘不信見聞錄’裡面看到過,裡面非常清楚的記載了,元陽宗弟子皆不可服食丹藥提升修為。
以他淺薄的知識自然不知道丹藥的危害,但是他清楚,以丹藥提升修為必定有後患,否則元陽宗碩大的門派何以如此規定?而更讓人懷疑的是,悟真派為何要派下靈丹妙藥,那些真的是靈丹妙藥嗎?
除此之外,神功秘籍更是讓人眼饞的東西。為爭奪一本神功,不知道要死多少人,而恰恰這其中最多的還是江湖中人。由此看來,這十年一次的盛會恐怕不僅是悟真派收徒大會,還是朝廷削弱江湖勢力的一種手段,一種陽謀,堂堂正正的陽謀!
蕭清封知道,自己能想到的東西,其他人定然也可以想到。但是身處其中,誰能破局?坦白說,如果他是江湖中人,肯定也受不了靈丹妙藥與神功秘籍的誘惑。
“好!”
“厲害!”
“這位便是近幾年名聲鵲起的‘驚豔一刀’吧!果然不愧是刀王的弟子!”
蕭清封剛剛將事情想通,後背驚出一片冷汗,正慶幸自己不會在大楚長留,耳邊便響起了一陣歡呼聲。
抬眼一看,但見七個高臺中已經有一個分出勝負。而獲勝者是一名二十多歲的青年。此人身形修長,面容俊俏,手持一柄三尺刀,渾身充滿冷傲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