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書信(第1/2頁)
章節報錯
夜晚子時,四周寂靜無聲,離蕭清封小院最近的王鐵匠家也早已熄了燈。
小院中,古井旁,古樹下。蕭清封手中拿著一個古樸木盒。木盒上還有明顯的泥土,而他腳下有一個泥坑。很明顯,這木盒正是他剛剛從泥坑中取出來的。
“師父,請恕弟子不孝了。”望著木盒,蕭清封輕聲道。
白天的事情對他沖擊太大,盡管那只是短短的幾十個呼吸的時間,盡管他對這個世界有些猜測,更猜測他這一世的父母也不是普通人。
但是當真正看到妖怪開口、禦劍而行,他還是産生一種強烈的不安感。特別是螻蟻兩個字,更讓他覺得自己的如此脆弱,彷彿自己的性命根本不在自己手中掌控。或許不是彷彿,而是事實。任何人遇到這種事情都不能淡然處之,他也不例外。
經過白日的事情,他心中第一次升起了變強的心思。死過一次的人,對死亡依舊有著強大的恐懼。正所謂,生死之間有大恐怖。他不想死,更不想莫名其妙的死。在這個有修行者有妖的世界,或許長生是有可能的,最差也能延壽吧。
想到這些,他便不顧師尊生前的吩咐,擅自提前取出木盒。
持著木盒回屋,蕭清封腦中不禁想起師父臨終的一幕。
“封兒,為師已經將師門一脈最重要的傳承埋在小院古樹下。你須得待修為破入煉氣境再取出。切記!切記!”
“師父,不是封兒不聽您的話,而是封兒已經魔怔了,如果不加以糾正,封兒此生難入煉氣,封兒今日之行為,望師父恕罪。”
深吸一口氣,蕭清封強行壓下內心的躁動,從懷中取出鑰匙,緩緩開啟木盒。
木盒中的東西不多,一封書信,一張疊的整齊的獸皮。書信上寫著‘吾徒封兒親啟’六個大字。看著這熟悉的字跡,蕭清封略微停頓,心情有些複雜,最後還是拆開封口。
“吾徒封兒,當汝看到這封信時,為師早已離開人世,望汝不要悲傷。
為師年幼得由你師祖撫養成人,習武煉氣頗有成就,活到現在也算高壽,業已滿足。汝乃為師從道觀抱出,不知父母,不知親族。為師也暗中查過,卻無一線索。此事為師愧疚於你。
然則汝為吾徒,當繼吾志,承師門遺命。
吾師門一脈自祖師傳下已歷十三代五百三十六載。祖師乃元陽山元陽上宗弟子,早年遭難修為大降壽命將近,遂在此地傳下道法,期望有朝一日後輩弟子攜元陽劍回歸宗門。然,後輩弟子不孝,已歷十三代皆不能完成祖師遺命。
吾徒封兒早慧,天資不凡。為師望汝有朝一日完成師門一脈十三代前輩遺願,即便不能完成師門遺命,亦要擇天資不凡之弟子加以教導,完成遺命。
師門傳承有三,其一,元陽妙經,此乃吐納之法,修法力之根本,乃根基所在,不可不學也,不可不重也。其二。元陽劍法,此乃衛道之手段,斬妖除魔之依仗,不可不習也,不可也專也。其三,元陽劍,此乃上宗法器,有不可思議之威。
木盒另一卷獸皮乃記載祭煉元陽劍之手段,破入煉氣境,以祭煉之法禦使寶劍,發揮上宗法器十之一二之威力。望汝慎重!”
短短四百餘字的信件,讓蕭清封躁動的心漸漸冷靜下來。此時思維回歸,他首先想到的便是白日之事與信件中的共同點——元陽劍。
元陽劍長三尺又三,寬三指,呈暗紅色,劍身紋理古樸,細看之下卻蘊含無上道韻。而在劍柄之下的劍身上用古篆寫著元陽兩個字。
對於常年用此劍練劍的蕭清封而言,元陽劍上的每一個紋路他都異常熟悉。但,就是這一柄一直陪在他身邊的劍,今日卻顯出不凡之處。
“從未聽師父說元陽劍會發出淡淡金光,那今日是怎麼回事呢?難道我無意間已經祭煉了寶劍?”轉眼一想,又覺得不對,“我還沒破入煉氣,又不懂祭煉之法,怎麼可能祭煉成功?”
蕭清封不笨,相對於正常人來說還很聰明。但白日發生的事情卻讓他百思不得其解。元陽劍突顯不凡之處,究竟是何原因呢?
思考半響,終究還是不得其法。蕭清封強烈的心思也漸漸淡了,此時不懂,待日後修為深了,見識廣了,或許便知道了吧。
至於那塊獸皮,上面是的字跡很是陳舊,應該有好些年頭了。這段話是比較玄奧的祭煉口訣,但不算難以理解。只是獸皮最後新添了一段話,他有些不懂。
先天初始,煉氣入門,修道長生,難尋大道。欲求真解,墓穴遷移,得法如斯,長生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