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賣弄學識,爭鋒相對(第2/2頁)
章節報錯
一隻全身羽毛藍灰色肥跟胖鴨子造型的鳥出現在他們眼中,喙23厘米左右,略帶黑色,前端有彎鉤,帶有紅點,翅膀短小,無法飛行,雙腿粗壯,呈黃色,在臀部有一簇捲起的羽毛。
“這真的是渡渡鳥?快,對比一下。”
渡渡鳥又稱模里西斯多多鳥、愚鳩、孤鴿,是僅產於印度洋模里西斯島上一種不會飛的鳥,這種鳥在被人類發現後僅僅200年的時間裡,便由於人類的捕殺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徹底絕滅,堪稱是除恐龍之外最著名的已滅絕動物之一。也是模里西斯唯一被定為國鳥的已滅絕鳥類。
16年,世界儲存最完整渡渡鳥骨拍賣值440萬。
“百萬是吧,百萬我們保護協會要了。”
“渡渡鳥屬於滅絕生物,不允許非官方組織進行交易。”
“我們是有官方認證的。”
“只是認證。”
兩方互不相讓,保護協會這邊甚至把這個價格提高了,藍啟明沒有說話,笑笑繼續介紹第二個有氧箱閘:“大海雀!”
大型遊禽,外觀略似企鵝;體長7580厘米,體重5千克;頭部兩側、頦、喉和翅膀黑褐色;全身以白黑兩色為主,後背為黑色,胸部和腹部為白色;腳趾為黑色,腳趾間的蹼為棕色;喙為黑色並有白色橫向紋槽;眼睛的虹膜呈紅褐色。大海雀幼鳥略有不同,喙上的橫向紋槽不明顯,在脖子上也黑白混雜的顏色。
“這真的是大海雀!!!”
不用藍啟明介紹,來人裡一個個不是教授就是生物專家,藍啟明掀開紅布第一時間他們就把大海雀的身份鑑定出來了:“大海雀為水生鳥,不會飛,可以使用翅膀在水下游泳。除繁殖季節外,大海雀很少在陸地上生活,它們喜歡集體活動,常常成百上千只聚集在一起,在海面上漂浮或潛入海中捕食小魚小蝦等。它們的食物可能主要為1220厘米的魚,但偶爾也捕食較大的魚,曾廣泛存在於大西洋周邊的各個島嶼上。”
“因人類的大量捕殺,大海雀已於1844年7月3日滅絕,世界上約有總計75枚大海雀皮毛和75枚的大海雀蛋被存放在各地的博物館中,另有上千根大海雀的骨骼存世,但僅有寥寥數具完整骨架。”
生物研究院院長孔紹華早早就讀取了這些資料,鳥類保護協會會長徐長州也不例外:“啟明小兄弟,你要的外協證件我們協會已經透過了,這頭大海雀我們鳥類保護協會要了。”
“你們一個民間協會要跟我們研究院爭搶?”
生物研究院院長孔紹華頗有幾分威嚴,但徐長州也不是吃素的:“孔院長,雖然我不知道你們從哪裡得到的訊息,但我們鳥類保護協會不會讓步的,你們研究方向複雜,我們只屬於鳥類,如果是其他生物我們一定不會跟你們搶,因為那不是我們的專業,而鳥類我們則當仁不讓。”
“第三種,象鳥!”
象鳥曾被認為是世界所存在過最大的鳥類,曾經生活在馬達加斯加,身高超過三米,體重可達半噸,依舊是一種不會飛的鳥!
渡渡鳥大海雀,象鳥!
可以說這三種鳥都不會飛,但它們確實都屬於鳥類。
“孔院長,你物件鳥有了解嗎?”徐長州故意賣弄他的知識,對於鳥類的瞭解,他們鳥類保護協會最完善:“象鳥是迄今發現的世界第二大的鳥類,生活在森林中,以水果為食,它的蛋足足有一個成年人的臉那麼大,14年在佳士得拍賣行,一枚儲存完好的象鳥蛋以10萬美元拍出,蛋裡有儲存完好的小象鳥骨骼。”
“徐會長說的不夠完善吧,象鳥又叫隆鳥,隆鳥的意思你知道是什麼嗎?就是高高凸起的鳥,比恐鳥還要高1米,比世界第一大鳥——鴕鳥就更高了,在500多年以前,可稱得上世界第一大鳥。就連隆鳥的蛋也比後兩種鳥的大許多,相當於7個鴕鳥蛋或200多隻雞蛋那麼重,僅蛋黃就有9.4升....人類最後一次看到活著的象鳥是1649年,但是沒過多久它便死在了當地人手上,自此之後,人類再也沒有看到過象鳥的任何足跡。”
兩人賣弄學識,爭鋒相對,看著藍啟明也是目瞪口呆。
喜歡從史前開始打卡請大家收藏:()從史前開始打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