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塘開業藍啟明都沒有在現場。

因為藍啟明在當晚就接到打卡任務傳送離開了,朝歌城下,人來人往,這還是藍啟明第一次見到古人,衣服上衣下裳制,小袖居多,大多衣服的長度在膝蓋上下,都是製成上下兩截,穿在上身的那一截稱做衣,穿在下身的那一截,稱做裳。

跟漢服類似,但顏色都是灰溜溜,褐色,算不上好看,還有一個個男子,採用扎巾,將頭巾捲成長條,纏繞自己的額頭一圈,好像一個頭箍的樣子。

這不。

入鄉隨俗。

藍啟明已經到來商朝兩天了,不知道從哪裡搞到了當朝的服裝,真別說,別有一番風味啊。

不過就是鞋子讓藍啟明很不自然,以葛麻為布面,以皮麻為底。

“賣包子咯,客官,需要買幾個包子嗎?”

“多少錢啊?”

“一個貝2個包子。”

“給!”

一個貝殼給出去,真是貝殼,不是一文錢或者一貫錢,朝歌這個年代竟然是用海貝充當的原始貨幣:“中國五千年文化真是太神奇了。”

藍啟明沒有讀過歷史。

讀過歷史就不會驚訝,早在夏代末年,貝已經成為交換媒介,商代常見的是一種齒貝,背面往往磨平,或鑽一穿孔,便於攜帶,學名為貨貝,貝是生長於熱帶亞熱帶淺海的貝類,它小巧玲瓏、色彩鮮豔、堅固耐用而成為原始居民喜愛的一種裝飾品。

有石貝、骨貝、蚌貝、綠松貝等。

由於它們具有大小適中、攜帶方便、易於計數等特點,隨著商朝經濟的發展和商品的形成,天然貝就逐漸充當商品交換的一般等價物,貝幣以“朋”為計量單位,五貝為一串,兩串為一朋。

“報....東夷叛亂,商王號召義勇之士參軍入伍。”

“這群東夷蠻子真是可惡,我們要跟著商王打敗他們。”

“我也去。”

藍啟明見到一群義憤填膺的響應,很詫異,封神榜裡不是商王昏庸至極,殘暴安良嗎,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百姓擁戴?藍啟明不解,根據電視局裡商王不光放任自己的妃子去無惡不作,還將自己的大好河山,殷商的產業一手敗光。。

如果讓歷史教授來,肯定反對封神榜,這不就帶偏了藍啟明,藍啟明沒有讀過正史,根本就不清楚人家商王可是人皇,稍微瞭解這段歷史的都清楚一句話,紂王之後,再無人皇!

藍啟明只是看過陳浩民、葉璇、溫碧霞榜的封神榜,沒有看過新的封神演義,商朝以前雖然人們一樣供奉神仙,但只有敬意,沒有畏懼,尤其是帝王,紂王甚至敢公開在女媧宮題詩褻瀆女媧,說明他對所謂的神並不放在眼裡。

還有就是在與西周的對抗中,所有到商朝助陣的仙家修士都對紂王畢恭畢敬,任他驅使,多霸氣。

有人反駁說那是因為紂王昏庸不懂禮賢下士,可是如果沒有足夠的權威,紂王敢作威作福嗎?反觀西周,無論文王還是武王,絕對的明君風範,對闡教門人等多禮遇有加,可是呢,那些仙家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武王還得求著他們,跪舔,客客氣氣地陪著笑臉。

後面還封個周天子,天的兒子,在天之下,看似很霸氣,實則很窩囊,不能跟反神權的紂王相提並論。

藍啟明這一次的打卡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藍啟明覺得系統變流氓了,打卡妲己:隨機簽到一件妲己貼身信物。

所謂的貼身物件,莫非小褲衩,不對,商朝的人還是掛空檔的,那應該是裹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