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你沒有玩過,是遠古時代的PS上的一款遊戲,名字叫做《寄生前夜》,我讓人去了解過了,影視劇的改編權前年剛到期,我就花錢買了下來!”李想撩撥著小姐姐的小紅豆,說道。

“別鬧,癢!你說的這遊戲我還真沒玩過,我是從家裡有電腦開始玩的遊戲!”楊蜜仔細地回憶了一下,貌似自己還真的沒有玩過PS。

“等回家就給你找出來,你可以抽空玩一下,熟悉熟悉劇情,劇本我暫時沒空寫,等忙完了《飢餓遊戲》我再好好把這個劇本寫出來!”

這也是李想第一次不依靠前世的記憶,單純憑藉自己這些年的積累來編寫劇本。

《寄生前夜》,是根據RB作家瀨名秀明的同名科幻小說改編的動作類角色扮演遊戲系列,由RB的Square Enix公司製作併發行,講述的是人類體內的線粒體開始覺醒並反過來攻擊人類的故事。

整個遊戲系列是典型的高開低走,第一代一戰封神、第二代譭譽參半、第三代乏人問津。

在第一代遊戲發售之前,RB曾經拍了一部《寄生前夜》的同名電影,在1997年上映的,可惜當時讀者基礎比較薄弱,再加上沒有遊戲的大賣加持,所以知道的人不是很多。

李想不準備按照原小說來改編,而是基於第一代遊戲的劇情進行改編,使它更接近特效大片,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下第一代的遊戲了。

一代的《寄生前夜》科幻感十足的劇情,美型且充滿個性的人設,讓PS時代的玩家驚呼神作,畢竟,每個人體內都有線粒體,但絕不是每個人都能想到線粒體的反叛。

要說一代的缺點,也不是沒有:美國團隊設計的場景和怪物,真實程度略顯過分,簡單來說就是怪物有些過於噁心。

對那個時代的玩家來說,《生化危機1》中的喪屍已足以讓生化危機奠定恐怖遊戲王者的地位(即使以現在的眼光看來這些喪屍並不怎麼可怕)。

《寄生前夜》最初的設計並不是一款恐怖遊戲,然而怪物設定硬生生讓無數玩家把這款遊戲當作了恐怖遊戲來玩。

用腳都能想出來,這部電影都不用拍,劇本遞到總局的時候,就肯定會被一刀咔嚓掉。

所以李想壓根也沒想在國內拍這部電影,而是準備透過《飢餓遊戲》在北美站穩腳跟,再徐徐圖之。

“去美國帶上我好不好?”小姐姐雙眼明亮地問道。

“你近期沒有安排?”李想詫異地問道,不應該啊,現在的楊蜜可不是上一世的楊蜜,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都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我的合同明年到期,榮興達急著和我續約,暫時沒有安排什麼作品給我···”楊蜜小聲說道。

“你的意見呢?”李想看了看她。

“我不太想續約,我想出來闖闖!”楊蜜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行啊,我支援你!咱們先去美國待一陣,等夏天《颶風營救3》開拍你再回來,你是想自己組工作室還是想進飛翔都行,明年於媽有部清宮劇,我很看好!咱就再演這一部電視劇,以後就不玩了,專門拍電影你看怎麼樣?”

“看來你是早有預謀啊!”小姐姐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