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丈母孃來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囡囡的大名還沒定下來, 小名大家喊習慣了就叫囡囡或者妞妞。張小北翻遍了手頭的典籍詩詞, 仍然找不到合適的名字。行吧,先放著, 再慢慢想。
小囡囡一天天地長大,張小北的假已經休完。每次回家,都覺得孩子又長大了些。她那皺巴巴的小臉已經漸漸長大, 面板也由紅變成白裡透紅,張小北越看自家閨女越喜歡,這孩子生得粉雕玉啄,眼珠黑亮,小嘴紅潤。張小北看著看著就忍不住低下頭親上一口。
張小北知道古代嬰兒的夭折率非常高, 因此十分重視囡囡的健康, 他做什麼, 尋音基本都贊成,夫妻兩人都十分著緊孩子, 甚至著緊得連胡氏都有些犯嘀咕。她心說我帶大了四個孩子, 難道還不懂怎麼帶孩子, 偏偏就你們兩個小年輕事兒多。嘀咕歸嘀咕,她也沒有當著兒子兒媳的面上說。張小北多少也感覺到了,中間也開導過幾次。然而效果似乎不怎麼樣。畢竟老一輩的觀念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
張小北感覺到自從有了孩子後, 他們夫妻倆和爹孃的觀念碰撞越來越嚴重。尋音跟胡氏之間的婆媳關系也有些微妙的變化,好在張小北從時時從中調停,大家才表面上相安無事。張小北心想,怪不得婆媳關系是自古以來的一大難題, 別說是沒有血緣關系的婆婆和兒媳婦,就算是他親爹親娘也會時有摩擦。其實這種事情也有解決辦法,就是距離産生美。兩代人不住在一起就好了。然而,這個時代講究以孝治天下,像他這樣的獨子是沒有分家這一說的。
他安慰自己,還好親自的娘還算通情達理,他多費點心居中調停便是。
尋音的身材也在逐漸恢複,不過,由於生産的緣故,她的身體發福不少,顯得愈發白胖,但張小北卻覺得自家媳婦看上去更有韻味了。他這麼照實說了,尋音又羞澀又幸福。
八月份的時候,張小北家的新房子終於完全竣工了。這棟房子從年後就開始蓋,一直到現在。張小北對新家十分滿意,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蓋的。
暫時蓋的兩進四合院,他們夫妻倆打算住裡面一進,外面留給家裡的傭人住。
院子裡有天井,有桃樹梨樹棗樹石榴樹,有竹子,還有各種花卉,這些都是今年春天種好的。
張小北還從果園裡移植了三棵桂花樹,結果只活了兩棵小的。
院子裡的還做了個鞦韆,現在成了小盼盼和胖虎最愛玩的地方。
外面一進院子裡還建了馬廄和牲口棚,家裡的兩匹馬也有了落腳處。
張小北和尋音兩人現在已經熟練騎馬了,是岳父留下的兩名侍衛教的。
這兩名侍衛其實是陳家的家丁,一個叫陳忠一個叫陳順。兩個不但會武藝還能幹農活,平時幫張家看家護院,農忙時就幫著幹活。有了他們,張家自然輕省不少。
趙清海跟兩人很熟絡,閑時就來找兩人切磋武藝。大姐家的那小子和趙清海的兒子也喜歡這兩位叔叔。兩人見了他們比見著張小北親熱多了。他們不喜歡親近張小北也是有原因的,因為張小北會教他們讀書認字,這個年紀的孩子哪裡坐得住?一聽到要認字,恨不得趕緊逃。這兩禿小子甚至還會偷偷說張小北的壞話,當然以他們的水平,也說不了太複雜的。大的會說:“叔叔,壞。”另一個話都說不利落,只會重重點頭:“昂嗯。”
就這樣還把張小北氣得夠嗆,他回家抱著自己女兒撫慰受傷的心靈:“小囡囡,還是你最好,不像那兩個沒良心的禿小子。”
囡囡嘴裡吐了個泡泡,沖父親甜甜一笑,看到女兒的笑容,張小北覺得心都快酥了。
中秋過後,張小北就籌劃著想搬到新房。胡氏和張耀祖他們卻是百般不樂意。張小北見狀,只得暫緩搬家。
這日陽光正好,微風和暢。張小北夫妻和趙清河夫妻倆各自抱著娃兒曬太陽。
四人閑敘聊天,不知怎地就說到囡囡外公外婆的事。
張小北順口說道:“等囡囡再大些,我們就帶她去外婆家。”
趙清河和張小枝還沒來得及接話,經過的胡氏聽到了,一臉堅決地說道:“你這孩子,真是想不出是一出,孩子才多大點,你就要帶著她出門,萬一染上風寒了得了病了可怎麼辦?你們要真想去也行,就把孩子留家裡,我來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