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行屍走肉(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我看來,孫九爺的行為從來就沒“正常”過,世上之人莫不為“名利”二字所累,為了一些虛空的浮名拋家舍業,更是不擇手段地捏造謊言,下作到連他自己的老朋友陳教授都騙了,而且性格偏執,竟然跟個賊一樣,在深更半夜裡悄悄翻窗戶溜進博物館,進行所謂的“考古研究”,試問他這種人的行為,能用“正常”形容嗎?
但shirey 楊想說的似乎並不是這些,她不想引起孫教授的注意,只是壓低了聲音告訴我:“剛才大夥在棺材後邊的時候,我看見孫教授從……從他自己的耳朵裡掏出一隻蒼蠅。”
我聞聽此言,險些一頭栽到墓牆上,這廝也太不講衛生了,多少年沒掏過耳朵了?要不就是患有中耳炎,耳道裡化了膿發臭,都招蒼蠅了。
shirey 楊顯得有些遲疑,並沒有再繼續說下去,只是讓我留心注意就是,我知道她肯定是發覺了孫九爺有些反常之處,只不過她怕我和胖子對孫教授作出盲目的舉動,在沒有確鑿證據之前,她還不願把事情挑明瞭。
我想起來孫教授確實患有中耳炎,而且此人常年埋頭工作,向來不修邊幅,也不能因為他不講衛生的原因,就把他從這次行動中開除掉。shirey 楊並非是那種挑剔細節的人,既然說出這番話來,想必孫教授的舉動確實有異狀。
我忽然想起一件事來,心中猛然打了個突,轉頭問shirey 楊:“你剛說孫九爺耳朵裡的是什麼?古墓裡的食屍蠅?”shirey 楊對我輕輕搖了搖頭,適才墓室門前火光昏暗恍惚,不敢輕言確認。
她如此說,我只有當做孫教授身上出現的就是“食屍黑蠅”,在這座被“觀山太保”盜發空了的“烏羊王陵寢”中,凡有屍骸處便有“食屍黑蠅”的蹤跡,包括那些死鼠死蛇,以及水潭裡的死魚,無一例外的都成了黑蠅的食物和産卵地,“食屍黑蠅”不比普通昆蟲,它只接近屍體,孫教授身上為什麼會出現“食屍蠅”?難道他已經死了?一具死屍又如何能夠跟著我們一路進入古墓深處?
一連串的疑問在我腦海中閃過,按“摸金校尉”盜墓發冢所遇“屍變”的觀點來說,死而不化謂之“僵”,死而如生謂之“行”,難道孫九爺竟然是具“行屍”?想到此節,我只覺一股寒意從頭頂順著脊樑直貫足心,下意識地回頭瞅了孫教授一眼。
一看墓室門洞處的孫教授正自盯著我看,他神色如常,在一副古板表情中,帶著幾分略顯神經質的眼神,顯得有些憤世嫉俗,在直觀上使人覺得不太親切,和我在陝西古田縣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沒什麼兩樣。
我這才把心放下,暗想:“墓室裡陰晦潮濕,生氣龍脈早已經破了,死鼠死蟲所在皆有,漆棺裡的物女屍首也會招來黑蠅,我們和那些古屍骨未寒屢有接觸,身上難免帶有一些屍氣,怎能只憑一隻食屍黑蠅,就斷定孫九爺就是行屍走肉?”
我心中顛過來倒過去轉了幾遍,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畢竟萬裡還有個一,“萬一”孫九爺真是“行屍”怎麼辦?“黑驢蹄子”專克僵屍,聽說也能對付“行屍”,據傳“行屍”乃是屍化妖物,說話行為都和活人一樣,卻是專要吃人心肝的魔頭。當年我祖父胡國華就遇上過這種事,凡事就怕先入為主。我腦中有了這個念頭,就總覺得孫教授有問題,就想示意shirey 楊和胖子幫我動手放倒他。
shirey 楊說:“你千萬別輕舉妄動,也許古墓裡除了屍蠅,還有別的飛蟲,我只是想提醒你留意一些,棺材峽中多有古怪,我有一種……不太好的預感,咱們這次的行動可能不會順利。”
我點了點頭,決定在沒有確鑿的證據說明孫教授就是屍妖之前,暫且耐住性子先不發難,有“摸金校尉”的“黑驢蹄子”在手,但有兇險也當可確保眾人全身而退,我怕他怎地?
這時孫教授在墓室門前催促我們:“怎麼樣?找到什麼了沒有?我估計那肚仙可能是種幻術,在南鬥墓室中燃燒物女屍體就會現形,在古代確實有利用焚香催眠的方術,恐怕這間墓室裡未必真有什麼腹藏肚仙的唐朝僵屍。”
我聞言一怔,覺得此事之奇實難思量,對孫教授說:“以前的古墓有種防盜手段,是在墓室裡的油燈、蠟燭、清水、美酒、丹藥之中,藏以毒藥或蜃霧迷香,一觸即發,可使人遭受圓光制幻,封師古竟然能將觀山指迷賦用障眼法般的幻術藏在墓室裡?是怎麼做到的?”
孫教授說:“那夥觀山盜墓的術士,其所作所為多不是常人所想,我要是知道其中奧秘,直接就奔地仙村裡去取周天卦圖了,還跟你們在這空空的地宮裡亂轉什麼?”
我和胖子等人,見最下層的南鬥墓室裡找不到什麼線索,就只得按孫九爺的提議,前往古墓最高處的“群龍吐水”之處。“烏羊王古墓”主從疊壓,墓室眾多,廊道曲折,但格局不離風水古法,是以星宿鬥方位排列。我帶著眾人穿行其中,並不擔心迷失路徑。
所有的墓道都要穿過墓主的“槨殿”,走到中層槨殿之時,只見巨石砌成的冥殿內,也是一片混亂,石奴石獸倒了滿地,墓牆上至今還留有鑿取金珠的痕跡,殿中一口碩大的石槨,槨壁上浮雕著巍峨險峻的山川,數重棺槨命蓋已被揭開翻在一旁,裡面的屍首明器全都不見了。
胖子還不死心,打著手電筒拿工兵鏟在裡面來劃拉:“這夥觀山倒鬥的孫子,搞起三光政策來比日本鬼子還狠,連點渣子都不給咱留下……”
我對孫九爺說,“整座陵墓幾乎都是空的,按照那些民間傳說,當年地仙封師古是帶了上萬人進入古墓躲避兵災。人過一萬如山如海,那麼多人都藏哪去了?”
孫教授苦思片刻,才說:“棺材峽中有許多巫鹽礦洞遺址,山裡的洞窟極多,想來地仙村是在烏羊王地宮附近的某處洞窟裡,咱們想找到它的位置還是要依靠觀山指迷賦,除此以外應該沒別的辦法好想了。”
孫教授認為“觀山指迷賦”這條線索非常重要,他在勞改農場的朋友封團長,也未必知道此賦全篇,因為一路上走下來,從隧道入口處的無名屍體處,直到“無影仙橋”以及“觀山神筆”,最後是墓室裡的“肚仙”,每一處都藏有一段“觀山指米”的暗示,地仙封師古這樣做,肯定是出於擔心洩露墓中機密的考量,可謂是“處心積慮、謀劃深遠”。
現在從肚仙處尋得這段“觀山指迷賦”,應當是關鍵之中的關鍵,“巫峽棺山,地仙遁隱;群龍吐水,古墓遺圖;武侯藏兵,棺樓迷魂;生門相連,一首一尾;兩萬四千,百單有七”,這段暗示,好似玄機深妙,教人無從揣摩。
我們對“觀山指迷賦”之言完全難以理解,只好商議著臨到近前再做計較,而且我還十分懷疑,假如是孫九爺聽差了其中內容,一字之差,可就是謬之千裡了,到了古墓群龍吐水之處,會不會有意想不到的危險等著我們?
這時么妹兒給我們提供了一些非常寶貴的資訊,她說“蜂窩山”裡的手藝人,專做“機簧、銷器、轉芯鑼絲、八寶暗軸”,甚至可以設計一些構思絕妙的城防工事,所以這一行裡的人,最起碼都具備“紮樓墨師”的本領,還要懂“五行八卦”的生克變化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