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遷都試探(第1/2頁)
章節報錯
“土地要以戶為單位,根據各戶的人口,年齡來分配土地,所有的土地應該集中,避免分散,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們戶部來處理,先要統計全國的耕地面積。”許伯駒說道。
“是,國主。”
接下來,許伯駒大多時間都是在認真的聽,偶爾說上幾句,因為大臣們需要討論的是細節問題,這方面他就不是很擅長了,還是別添亂了。
大朝會準時結束,眾臣留下來吃了一頓晚宴便各自回家,接下來幾個月的時間,他們將有的忙了。
一個月後,由內閣首輔張天辰親自主持,戶部,工部聯合,再匯總到許伯駒這裡,參考國家地圖,終於是把行政單位劃分完畢。
別看大漢國只有三萬多平方公里,258萬人口,恩,現在已經是261萬人口了,但是工作量還是非常大的,幸好之前開了一次恩科,給各部門增加了不少人手,否則就是忙死也別想在一個月內完成這件系統的工程。
全國分為九個縣,180個鄉,近2500個自然村。
其中五個上縣,四個下縣,48個上鄉,132個下鄉,650個上村,其餘為下村,這就是目前大漢國的全部行政單位。
九個縣分別是佔據清風山大部分和將近三分之二原三陽國地區,總計面積3200平方公里的清風縣。
一部分清風山,一部分原三陽國,一大半的原北齊國地區,總計面積3500平方公里的北齊縣。
原北齊國靠北小部分加上整個北嶽國以及一塊無主之地劃分成了四個縣,最北邊的,黑森林邊上的兩座,東北面是黑東縣,靠近黑森林,又是大漢國最東邊,面積3800平方公里。
另一座是極北縣,因為這不但是大漢國最北邊也是整個陳國的最北邊,極北之名也算是名副其實,面積4000平方公里,這裡靠近黑森林,除了冒險者,百姓很少,是下縣,地廣人稀,不過天寶樓就坐落在極北縣。
南面的兩個縣,一個是西南面合併了小部分北齊地區並且包含了北嶽城在內的廣大地區,這裡相對來說是北方最繁華的一個縣了,北嶽縣人口也是最多的,面積3300平方公里。
另一個是東南面包含了另一塊無主之地的部分,鳳鳴縣,因為這塊無主之地叫鳳鳴山,面積3400平方公里。
原大梁國加上剩餘的鳳鳴山部分分為三個縣,鳳鳴山部分加上天平山全部,加上南方一大塊平原構成了天平縣,面積3200平方公里。
剩下的兩個縣一個和大漢國原來的國土接壤,包含了大梁國南方和大漢國之前在邊境新建的城池和部分周邊地區,構成了新的縣,因為新城叫大興城,所以這個縣叫大興縣,面積只有2800平方公里,是大漢國面積最小的一個縣了。
至於剩餘的一塊靠近東海國,包含了破敗的大梁城和那個超級元氣眼在內的縣,是大漢國面積最大的一個縣,而且這塊地方大多為平原,是整個大漢國最富饒的一塊地方,面積也是最大的,有4300平方公里。
這個縣叫長安縣,起這個名字不言而喻,是為了今後遷都做準備的。
九個縣,分別是清風縣,北齊縣,黑東縣,極北縣,北嶽縣,鳳鳴縣,天平縣,大興縣以及長安縣。
除此之外,大漢國目前還有不少城池,這些都是四國這一兩百年先後築成的,邊長五公里的城池一座就是北嶽城,至於另一座大梁城已經成了沙棘果樹的種植基地了,目前王后親自負責,已經小有成就。
邊長四公里的城池七座,長安城,北齊城,之前在與大梁的邊境建設的一座新城,北嶽地區兩座,大梁地區兩座,總計七座,邊長三公里的城池總計十三座,其中四座是大漢國新建的,邊長兩公里的城池總計十七座,最小的是邊長一公里的城池,總計83座,全部城池數量111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