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葛抽出了腰間的黃金劍,皇族的銘文在雪白的劍身上纏繞蜿蜒,從劍柄處一直延伸到劍鋒。

那銘文乍一看只覺繁複晦澀,但是若由得那些被秦葛斬殺的老臣重活一世來仔細看看,就會知道這些銘文記載的是大赫開國皇帝秦曄的傳奇人生。

草莽出身,白手起家。

秦曄是個貨真價實的草莽英雄,沒有世家背景,沒有親官軍隊,但是他卻憑借天生的才氣與傲然的運勢在荒蕪中開創了大赫。

在那混亂的年代,剛剛崛起的大赫就像出海的巨龍蔑視一切,全然沒有顧得什麼槍打出頭鳥的道理。招兵買馬,廣納賢臣,擴充領地。

秦曄作為大赫的開國皇帝,做出的決定一個比一個詭異,他似乎是把一切前人留下的歷史全部拋之腦後,然後去幹那一件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而最匪夷所思的事莫過於除妖戰爭了!

在大赫成立不過兩年的時間裡就展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除妖戰爭,秦曄的膽量與魄氣不可謂不大。

但是這一生從未有過敗仗的秦曄終於在除妖戰爭上敗的一塌糊塗。

一場打了二十幾年的除妖戰爭,不僅僅拖垮了秦曄,同時也把實權一點點推向看得透徹且信命的太子秦葛。

是的,秦曄與秦葛不同,秦曄他不信命,所以他在聽了大天璽楠璽的預言後才會下令開展除妖戰爭,他恪守不渝地認為自己是人族的皇帝,就不應該讓異族有融合的機會,而楠璽卻一字一句地同他說人類與妖族最終會和平相處,並且人妖共處的王朝將會空前的輝煌!

若是換一個開國皇帝,也許就會安於現狀甚至推波助瀾了。

一來是楠璽的身份不明,所以對他說出的預言不必太過認真,高高在上的帝王可以全當醉酒後撞了邪運,聽了一番胡言亂語,然後以天子的氣度一笑而過。

二來是即使楠璽的預言是真也不必大動肝火,仔細想想人妖共處的王朝雖然前所未有,但是若是真真正正的能開創這王朝,想必在帝王史上都能加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可是秦曄卻認死理,一板一眼地認為人就是人,妖就是妖,不允許所謂的人妖共處出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所以他便開展了除妖戰爭。

若是人妖共處是天命,那我就逆天而行!

秦曄的決策很硬氣,當的上“快刀斬亂麻”的稱呼,但是秦曄的快刀遇上妖族這塊硬骨頭後被卸下了大部分力量。而這把快刀剩下的力量則一直與妖族想耗,耗過一日又一日,耗過一月又一月,耗過一年又一年。

秦曄在與妖族耗了二十幾年後,他所有的運勢都被吞噬殆盡了。

他的朝廷被秦葛架空,他的軍隊被秦葛收服,他的皇宮也被秦葛踏破。

而秦葛,就是他那個信命的兒子。

秦葛是與他父親秦曄截然不同的存在。

秦曄是一條蒼龍,一生都在追逐耀眼奪目的太陽,作為大赫開國皇帝的他被世人捧上了神位,一個無論做出什麼樣的荒誕決定都會贏得勝利的人自然而然地會是凡人眼中的神。但是凡人不知道,一個人類被捧上神壇的那日就是他走向盡頭的開始。

而秦葛則是一頭狼王,他謹小慎微地遵循世間的法則,他帶領著無數擁戴他的子民一同追逐隱晦的月亮,冷靜謹慎的他在秦曄的光環下一點點成長。沒有像父皇那麼狂妄的秦葛沒有成為眾矢之的,所以他有了足夠的成長空間。

而且世人只看到了秦曄的光芒,卻忽視了秦葛的微光。

月本無光,只因追日,才得微光。

在世人眼中,秦曄和秦葛的關系就是這樣。

皇子秦葛謹小慎微,做事不夠大氣,就連一般的世家弟子都比這位龍子更加大刀闊斧些,若不是秦葛身上流著當今陛下的鐵血,就這副軟弱的樣子,只怕一生都混不出一個名堂來!

曾經的京城百姓是這樣評價秦葛的。

就連秦曄有時候也認為秦葛的性子太過慢了些,要不是後來幾位有大將風範的皇子出了在幾年內接二連三地死去,秦曄也不會選定由秦葛來做太子。

秦曄眼睛一閉一睜,就從久遠的記憶裡抽身而出。

現在想來,他的那幾位皇子死的確實蹊蹺,怕都是秦葛殺的啊。

哼,秦葛這個崽子藏的夠深!以借光之月的形象瞞過天下人來達成自己的目的,如果現在他不是被逼宮的話他真的想好好誇一誇他的好兒子,如此謀弄,大赫後繼有人!

只可惜他的兒子憑藉著這樣的謀弄與他成為了不共戴天的敵人。

他要保證大赫是人類的大赫,可是他的兒子卻心心念念地要把妖族引進來。

嘖嘖嘖,如果他沒有看錯的話,他的兒子好像帶了十五隻妖怪進來了呢。

那十五隻妖怪竟然穿著北冀軍營的盔甲啊,真是諷刺,作為除妖戰爭主力軍的北冀軍營竟然最後會落得妖族入駐的下場!

現在的他,沒有北冀軍營,沒有曾經生死相隨的老將,沒有故交的諫臣,沒有禦林軍,沒有兵權,甚至連一個可以使喚的太監都沒有了!

馬上,他的兒子就會奪過他的龍椅,然後領著妖怪入駐京城。

他的大赫啊!他那美麗繁華的大赫啊!他那些虔誠信仰自己的萬千子民啊!從今日起,就不會再屬於他了!

秦曄手握長劍,從龍椅上起身站立,昔日不可一世的帝王此刻卻要從穩坐二十幾載的龍椅上退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