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賞銀(第1/3頁)
章節報錯
杜若盤腿坐在室內正中央,構思片刻,才拿起了筆蘸了墨,在紙上作畫。
片刻後,孟遠舟起身走到另一邊放置琴臺的地方,坐下來彈琴。
兩個人各做各的事兒,各自沉浸在自己的心緒之中。
兩邊的紫銅香爐燻煙嫋嫋而出,房內縈繞著淡淡的馨香,令人心態更加安寧平和。杜若也由方才的不安慢慢平靜下來。
就這樣一個彈琴一個作畫,過了小半個時辰,掌事李儉從外面走了進來,看到房內的情形,有些訝異,不過他又若無其事的走到孟遠舟的面前,躬身道:“主子!”
孟遠舟雙手平放在琴絃上,止了琴聲,抬頭問他什麼事。
“不出所料,蠶絲的價格今年又上漲了一些,萬合今年計劃收購的蠶絲量奴才測算了一下,請您過目。”李儉將手中的冊子遞過去。
杜若心道,原來豐陵縣那個萬合布莊的老闆也是孟家。
孟遠舟接在手中,開啟看了看。
杜若見他們在交談生意上的事,沒讓她迴避的意思,便也只好低著頭繼續作畫,盡量減小自己的存在感。
“這是去年的賬面,今年若像往年一樣收購同樣的量,要多付一筆銀子來。”李儉道。
孟遠舟看完後將賬本放下來,起身在房內走了半圈,“這點銀子沒什麼,蠶絲的價每年都在上漲,布莊織布所需的蠶絲量逐年增加,每年都會多付一筆銀子來,無可遏制。今年若是能做成宮裡的生意,萬和的蠶絲需求量更是大增,你預算的這些是遠遠不夠的。”
雖然杜若沒有故意聽他們講話,但也不可避免的全聽了下來。她心中又道,孟遠舟之前說他對鄰國的生意暫時沒興趣,原來是盯上了宮裡的生意。
東溝村也有不少種桑養蠶的村民,尤其蘇家,是養蠶大戶。宋家以前也養過兩年,只不過後來糧食價格上漲,百姓們轉去種糧食去了,有的連桑樹也伐了。
“是,奴才待會兒回去重新估算,只不過宮裡尚未回複,也不知何時能回複,現在新蠶絲剛下來,此事擱置不了太久。還有,若是從別處收購蠶絲,人力物力運過來,也要花費一筆不小的開銷。”李儉道。
杜若腦子裡迅速思索著,目光直視著宣紙一角,連墨水滴在了紙上洇開了一片都恍若味覺。
“無妨,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孟遠舟道。
“是。”
杜若抬頭看向兩人,猶豫一下,放下手中的筆,起身道:“孟爺,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關於蠶絲收購的,不知道孟爺願不願意聽?”
孟遠舟疑惑的看向她,“說說看!”
杜若面容肅了肅,從矮幾後走出來,正色道:“本就是婦人之見,若孟爺覺得我所言不妥,不如一笑了之!蠶絲的價格我多多少少有些瞭解,這兩年糧食價格上漲,種地的漸多,養蠶的少了,蠶價自然而然只升不降。據我估測,萬合布莊每年要收購的蠶絲量巨多,若是想操控蠶絲價格,也不是不可能的。”
“你有何見解?”李儉插話道,他竟然想聽下去。
杜若接著道:“糧食價格上漲,種地的民眾自然就多了,那麼蠶絲價格上漲,養蠶的民戶自然也會增多。若是今年蠶價猛漲,造勢一番,許多農戶明年便會跑去養蠶,後年、大後年,産蠶絲的量只會更多,明年這時候聯合一些大商賈,壓一壓價,民戶若是嫌價低不賣,蠶絲也只能積壓在手裡頭,他們遲早會賣。”
當然,她這是站在生意人的立場上做出的考慮。
若是站在農戶的立場上,心裡指不定哭爹喊娘大罵奸商。
孟遠舟目露贊賞,笑望著她,替她把話說完:“今年萬和也可以聯合一些商人抬高蠶絲價格,明年養蠶的人多了,價格卻一落千丈,甚至連去年都不如,後年依舊如此,三年、四年後民眾轉而去種田,我們再哄抬價格,迴圈往複。”
“我正是這個意思。”杜若道。
這麼一想,她太有奸商的潛質了,心中惶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