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納涼(第1/2頁)
章節報錯
白麵吃完了,杜若將半袋子糧食淘洗了,晾曬幹淨,等到下午的時候,她牽著小黃牛讓它馱著糧食去了村子裡的那口大石磨那兒磨面。
宋居安沒事兒就喜歡喂小黃牛,蔡氏腿腳不利索不怎麼上地,倒也經常去附近割草給它吃,所以小黃牛長的很快,力氣也大,身上的棕黃色的毛也漸漸加深。
不大一會兒就磨好了,她拿著鍋臺上用的小掃把將石磨打掃幹淨。
蔡氏拄著柺棍遠遠地站著,她根本不放心杜如蘭會好好幹活,但她一個人默默地全做好了。
她砸吧砸吧嘴,覺得這婆娘最近總不對勁兒,興許她真的能做出毒死人的事兒來。見杜如蘭收拾好了,蔡氏便拄著柺棍先回家去了。
杜若牽著小黃牛慢慢的走著,雖然已是下午,但天氣仍舊炎熱,太陽火爐一般炙烤著大地,村子裡沒什麼人走動,她向來是怕冷不怕熱的,不幹重活,倒也覺得沒什麼。
走了沒多遠,她看見宋居安出現在另一邊的獨木橋上,他大約又去找韓良了,看到她,便朝她走來。
宋居安走到她面前,從她手裡頭接走牽牛的繩子,朝小黃牛背上馱著的東西打量一眼,“來磨面?”他問一句。
“嗯。”她慢走兩步,落在後頭,平靜地注視著他的背影。
一個教書先生,一個屠戶,倆人之間誇張點說就是美玉頑石,一個淸,一個樸,一個手執書卷,一個手中拿刀,粗鄙有別,到底能存在什麼樣的友誼?
更讓她納悶的是韓良每回殺了豬買之前或者買之後,總會給宋家送來點豬肉,還不要錢。
前幾日宋家農活多,太忙,韓良還來幫了一場,似乎只要宋家有事兒,韓良都會搭把手,更別提倆人平時有事沒事兒互相找對方喝點酒,坐下來談天。
這樣慷慨的男人,還力大無比,待人寬厚,為人著想。
韓良一看就是不怕辛苦埋頭苦幹的好男人,雖然臉上有塊疤看著嚇人,但他手裡肯定攢了些積蓄,姑娘嫁給他日子過的不會差。然而杜若卻聽王婆子說以前也有不少人給韓良說媒,他眼光太高又太挑,沒一次成的。
一個不想娶妻……
一個娶了媳婦兒卻從來不碰……
蔡氏腿摔斷時,韓良也很關心,幫忙付了診金;在青陽寺,他幫忙對付那些強盜,將宋居安從真奉手中救出來;又總是幫宋家做事、隔三差五送點吃的,不求回報,默默奉獻……
難道他們兩個之間……她望著前面的宋居安,兩眼忽然發亮。
這個朝代的社會風氣尚可,但同性之間的愛戀還是不容於世。一旦被發現,就會遭受別人異樣的眼光,被人嘲笑打罵,甚至坐牢。
杜若被自己的發現驚到了,腦子裡又跑出來許多事兒佐證她的猜想。
怪不得,怪不得!
傍晚,暖風變得清涼,宋家裡外種的幾棵樹樹葉嘩啦啦響,像是在唱著一首不停歇的歌兒,在這燥熱難耐的夏季,應當不會有人嫌棄樹葉的歌唱。
杜若躺在院子裡那張唯一的藤椅上納涼,聽著堂屋裡蔡氏與王婆子說話。
“沽南鎮的雲水繡莊今年又開始招人了!”王婆子道。
蔡氏聽了,想起了去年的事兒,搖頭惋惜道:“咱們村的去了慧娘一個,慧娘女工了得,小時候專門找人教她的,可惜她去幾天身子就不舒服,後來在家養病,就再沒去了!”
“可惜的很!蘇家那兩個丫頭都能幹,晴娘大方和氣,慧娘心靈手巧,長得還漂亮!瞧,昨兒又有人上門提親,被蘇群兒給拒了!也不知道他想給二女兒找個什麼樣的女婿!反正長得像居安這樣白淨俊美的男子打著燈籠都難找!”
蔡氏聽了高興的合不攏嘴,又連連嘆氣,“你也知道居安這孩子脾性好,不忍心休了杜氏,要不是說不定娶了慧娘呢!我們老宋家早有後了!”
生孩子、有後、休書這些話,杜若聽得耳朵裡都快要生出繭子了,自然也不關心,她關心的是雲水繡莊找繡孃的事兒,可氣的是杜氏不會女工,現學也晚了。
她手中拿著一片葉子輕掃自己的唇和臉,思索著。
繡莊招繡娘,那些繡娘必定個個手巧的很,描花刺繡不在話下,但她會裁剪繡樣,對於衣飾紋樣,也略懂個一二,更重要的是她還能畫下來。
青陽寺的活還沒完,早著呢,但總有完工的時候,可若是在繡莊做事,就找到了長期飯票,不出什麼意外,便能一直坐下去,越是做的久,那些繡孃的女工也越是了得,得到的酬勞也越多。
她何不試試呢?
試一試又死不了人,臉皮厚的人會得到更多的機會。
屋裡頭,蔡氏也王婆子說話的聲音已經低到聽不見了,倆人頭對頭小聲說了一會兒,又瞧著門口生怕杜若突然進去。
“這幾天她叫人害怕,變了個人似的!”蔡氏嘀咕道。
“這不正好嗎?也不咋瘋了,好好與居安過日子,來年生個大胖小子!”
“切!她可生不出來,打神婆那兒拿的湯藥快喝完了,也不見什麼動靜,也就居安老實好欺負,不肯讓她滾回孃家,她心裡頭指不定憋著事兒呢,我得看好他爺倆!”
王婆子贊同的點點頭。
王婆子和蔡氏說完話打屋裡出來的時候,看見杜若在院子裡的藤椅上躺著,一動不動的望著天,也不知道睡著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