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巡的隊伍經過西安,朱棣也不知道是什麼心思,沒有入城休息,對被毒死的二哥朱樉的後人,他的六個親侄子,連召見的興趣都沒有,反倒是把陝西布政使、陝西都指揮使、陝西提刑按察使和守城的衛指揮使召來,和顏悅色的勉勵一番。

秦王在靖難之後的永樂朝,可謂是處境艱難,王府的三護衛被調到了甘肅,守城軍隊專門抽調一個千戶所,以百戶所為批次,輪流在王府值勤。

“大將軍,陝西三司的官員和將領,西安城的衛指揮使向皇帝密奏,秦王府在當地為非作歹、橫行霸道、欺男霸女、掠奪民財,皇上派使者前往秦王府慰問,秦王爺居然態度傲慢,絲毫不知悔改,皇上要您來處理此事,卑職聽候您的指示。”紀綱來到林瀟宸的大帳說道。

正所謂牆倒眾人推,自從朱元璋的次子朱樉被毒害以後,到了永樂朝,秦王府不受朱棣的待見,林瀟宸用鼻子也能想到,這些所謂的罪狀,肯定是瞎編亂造的居多。

朱棣自己以藩王的身份,趁著朝廷削藩的機會起兵造反,奪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他也擔心別的藩王有樣學樣,所以不斷的削弱藩王勢力,陝西這些官員和將領們,很能領會朱棣削藩的意思,趁著聖駕來臨,就發動了對秦王府的彈劾。

這件事交給自己處理,朱棣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要以內閣的名義提起彈劾,把秦王府狠狠的收拾一頓。

按照這些罪名,處理結果很明顯,現任的秦王削掉爵位然後流放或者圈禁,把秦王爵位掛起來,以後給不給就很難說了。

如果是朱棣親自上場,難免會引起各地藩王們的仇恨,導致老朱家內部出問題,再惹出一次靖難倒是不害怕,可那樣會讓天下萬民看了老朱家的笑話。

林瀟宸身為大明的內閣首輔,是最好的人選,這口黑鍋大明有的是人想背,給皇帝背黑鍋,那是無比的榮幸,將來肯定有極大的好處,但背黑鍋也得有這個資格。

“我知道了,僅僅就這點罪名,頂多只能削掉王爵永遠圈禁而已,怕是會為以後留下隱患,我認為,大明朝廷的親王和郡王,非皇帝的嫡系血脈不可擔當,現有的親王、郡王死後,後代就按照次一等爵位繼承,直到奉國中尉截止,紀綱,我怎麼沒看到你們錦衣衛的能力,體現在什麼地方?”林瀟宸說道。

“卑職謹遵大將軍鈞命,兩天後必然給您一個滿意的結果!”紀綱躬身行禮後,退出了大帳。

他對林瀟宸的心狠手辣有了新的認識,堂堂的大明親王,居然削爵圈禁還不夠,接下來錦衣衛只能是栽贓陷害,把秦王府誣陷為意欲造反、圖謀不軌了,這樣才能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

紀綱來到永樂皇帝的中軍大帳,把林瀟宸的話仔細回報了一遍。

朱棣皺著眉頭在大帳裡踱步,林瀟宸的意思他明白,只有皇帝的嫡系血脈才能加封親王和郡王,太祖高皇帝其餘的血脈,都要陸續被取消王爵,後代不得襲封,逐步的削掉爵位。

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最大程度提高嫡系血脈的地位,凸顯皇帝一家絕對的權威,壞處是,老朱家其他血脈的地位被整體拉低了。

按照太祖高皇帝的規定,皇子必須封親王,下天子一等,而親王的嫡長子年十歲則要立為王世子,長孫立為王世孫,冠服均按照一品配置,親王其餘的兒子年十歲封為郡王。

郡王的嫡長子加封為王長子,嫡長孫則加封王長孫,冠服均配置為二品,郡王其餘的兒子授鎮國將軍爵位,從一品,其餘的孫子全都授輔國將軍,從二品。

郡王的曾孫全部授奉國將軍,從三品,郡王的四世孫均授鎮國中尉,從四品,郡王的五世孫均授輔國中尉,從五品,到了第六世以下,全部授奉國中尉,不再降爵.等同於從六品的待遇。

“既然大將軍給你了明確的指示,你照做就是了,等到其餘的親王郡王死後,也照此辦理。”

朱棣以為是林瀟宸在為自己一家謀劃,內心深處頗為感動,但是他不知道林瀟宸這麼做,是要減少大明財政對宗室的支出,避免將來宗室的王爵太多,把朝廷搞得是苦不堪言,不得不限制對宗室的待遇。

“經陝西布政使、陝西都指揮使、陝西提刑按察使和守城衛指揮使奏報內閣,秦王朱尚炳自從襲爵以後,不思皇上的恩情,不顧大明皇室的聲譽,在西安城為非作歹、欺男霸女、掠奪民財、濫殺無辜,嚴重敗壞了皇家的聲譽,損害了皇上的名聲!”

“經錦衣衛密報,朱尚炳身為大明親王卻心懷異志,對奉旨欽使傲慢無禮,在王府違規使用龍床、龍椅等皇帝專屬物品,私蓄武士甲冑勾結江湖人士,其餘諸郡王對此惡行,居然沒有隻言片語上報朝廷,為其隱瞞,不配為太祖高皇帝的子孫!”

“臣請皇上將朱尚炳削掉王爵賜死,其餘諸郡王皆削爵為奉國中尉,命秦王一系全都到鳳陽守護祖陵,悔過自新以觀後效!時值永樂盛世,身為皇家血脈,自當奉公守法維護皇家的聲譽,奈何諸王依仗自身皇家親王郡王身份,在各地屢有不遵法紀藐視皇權之事。”

“臣請皇上下詔,凡皇帝嫡親兄弟和皇子以外,其餘的旁支血脈皆不能獲封親王、郡王,太祖高皇帝時期的親王、郡王,百年之後的子孫,以宗室爵位次一等襲爵,直到奉國中尉為止,宗室的女子和駙馬都尉以及儀賓,也適用於新的辦法,請皇上形成皇家定製,並昭告天下實施。”林瀟宸奏道。

在場的文武官員鴉雀無聲,林瀟宸這是要抬高永樂皇帝一系血脈的地位,把老朱家其餘的子孫,狠狠的拿腳往死裡踩!

按照新規定,等朱元璋時期封王的這批人都死了,第三代裡面就只有漢王和趙王才能被封為親王,他們的兒子才能封為郡王!

當朱高熾繼位後,除了朱瞻基和太孫,只有他的兒子能被封為親王孫子被封為郡王,漢王和趙王,他們被封為郡王的兒子,只能保持終身制的王爵,等於永遠只保留皇帝一系血脈的至高地位。

喜歡錦衣諜影請大家收藏:()錦衣諜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