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拜占庭和奧斯曼 十
章節報錯
獲得朱棣和群臣認可的另一個關鍵在於,林瀟宸剛剛說了,參加拜占庭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這次戰爭,大明帝國只需要出動二十萬軍隊就能獲得勝利!國家級的戰爭,二十萬人微乎其微,這樣的話有些殘酷,可事實就是如此。
林瀟宸是大明當之無愧的第一名將,自從崛起以來,還從來沒有失敗的先例,也被朱棣稱之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對他帶兵打仗的能力,大明君臣是沒有絲毫疑問的。
大明軍隊在歐洲戰場的一切開銷,包括糧食物資和軍餉,全部都是歐洲國家負責,也就是大明朝廷不需要支出一個銅錢,還節約了大筆的軍餉,這筆買賣非常的划算。
“皇上,臣以為拜占庭帝國既然向大明稱臣,成為我們大明的藩屬國,作為宗主國,有責任和義務幫助藩屬國奪回失地,如果放任不管,必然要遭到歐洲各國的排斥,認為大明自私自利,對藩屬國的事情漠不關心。”
“透過這次戰爭,也給所有的藩屬國做個榜樣,大明有能力維護藩屬國的安全,有能力應對任何威脅,我們大明的強盛,必將因為此次戰爭而名揚四海,請皇上允准靖國公出兵幫助拜占庭帝國!”解縉作為內閣次輔,第一個跳出來說道。
“啟奏皇上,臣也認為這一戰關係重大,是非打不可的,維護藩屬國的安全,保障藩屬國的利益,對其餘的各國都會造成極大的影響,使大明的地位日益穩固,臣也相信在靖國公的指揮下,大明軍隊必將揚威歐洲,震懾中亞和西亞地區,萬國來朝的局面指日可待!”朱能站出來說道。仟千仦哾
“啟奏皇上,臣以為成國公所言極是,這一仗對我們大明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既然大明已經和西方各國有了接觸,那就意味著可能帶來的威脅,先下手為強,我們提早在歐洲佈局,就佔據了主動的地位,能夠增加對西方各國的瞭解。”
“戰爭的好處很多,經過戰爭的淬鍊,我們大明軍隊可以掌握各國的軍事力量,掌握他們的武器裝備和作戰方式,提前加以應對,積累豐富的經驗,開拓將領們的視野,臣請皇上批准大明軍隊援助拜占庭帝國。”陳亨說道。
“皇上,既然絲綢之路已經被靖國公打通,西域也迴歸大明,大明到中亞和西亞,以及歐洲的商道徹底暢通無阻,大量的商人,肯定會紛紛把大明的物產運到西方做買賣,也把西方的物產和技能帶回來,這對我們大明來說,不單純是商稅的暴增,也可以吸取西方各國的所長。”
“基督教在大唐帝國時期就已經傳入華夏,雖然影響力不大,可我們也要看到對方正在極力的傳播宗教文化,大明也不能落後,臣以為可挑選飽學之士,到西方各國傳播聖人之道,這可是弘揚儒家文化的絕好時機,大明不能錯過這次機遇。”禮部尚書鄭賜神情激動的說道。
乾清宮的氣氛突然之間暴漲,變得異常熱烈,所有的文官武將都紛紛發言,極力支援大明發動此次戰爭。
傻子都能看得出來,林瀟宸指揮的西域兵團,在西方縱橫馳騁,根本找不到對手,藩屬國已經變成了帖木兒汗國、白羊王朝、埃及馬穆魯克王朝和拜占庭帝國,將來還會有更多的國家加入,白撿的便宜,為什麼不撿?
朱棣聽著群臣慷慨激昂的發言,內心是無比的驕傲、自豪和得意,他統治的大明,居然已經到了如此的地步,跨越萬里之遙干預兩個國家的戰爭,太祖高皇帝,您泉下有知,會對兒子有那麼一點認可了吧?
“拜占庭帝國既然是歐洲歷史最悠久的帝國,而奧斯曼帝國對拜占庭帝國形成了制約,靖國公對戰爭的結果可有什麼安排?”朱棣問道。
他直接就問戰爭結束後的安排,也是對林瀟宸的一種高度信任,如果沒有十成的把握,林瀟宸自己就會否決這場戰爭,換句話說,自己的這個連襟,預判到了戰爭的勝利。
但是作為大明帝國的皇帝,他更加關注的是對藩屬國的管理,如何能夠穩固大明的地位和利益,想得比文武百官更加長遠。
“還請皇上明示!”林瀟宸說道。
“不可過度削弱奧斯曼帝國,對拜占庭帝國的扶持要有個度,讓兩個國家達到平衡,大明要能夠左右兩國的局面。”朱棣笑著說道。
到底是永樂大帝,一句話直指此次戰爭的核心,大明既然出手了,就得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要不然對不起那麼多大明官兵用生命換來的勝利。
大明需要藩屬國在自己的手掌心轉動,他們的格局如何,做出決定的是大明朝廷,只有這樣的操作,才能讓藩屬國臣服大明的時間更長久一些。
同時,老朱家後代裡面如果有性格懦弱的皇帝,沒有那麼強勢,憑著藩屬國對大明的依賴,也不會在短時間內把大明的佈局破壞掉。
“皇上聖明,臣此次必然不辜負皇上所託,在返回京師的途中,臣與宋晟和尚寶原,也對戰爭結束後各地軍隊的部署,做了一些調整,會在接下來的武英殿最高軍事會議,向皇上進行請示。”
“還有一件事,西方各國仰慕我大明的強盛,仰慕皇上的文治武功,此次特意挑選本國的貴族美女,隨著使團進京,懇請皇上收入後宮,臣轉達他們的請求。”
“拜占庭帝國的皇帝曼努埃爾二世,希望能夠把他的妹妹,一位正值芳齡的公主嫁到大明,如果皇上沒有此意,嫁給太子、漢王或者趙王也是可以的,不知道此事皇上如何安排?”林瀟宸咬了咬牙說道。
這件事瞞不過在場的眾人,也沒有隱瞞的必要,反正早說晚說都要說,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乾脆就直接提出來。
他欺負大明君臣不清楚內幕,乾脆就打著使團的名義,也能起到一個類似障眼法的作用。這是人家朝覲的各國,自動自發的行為,而且是送給大明皇帝的,我身為臣子也不能阻止吧?
喜歡錦衣諜影請大家收藏:()錦衣諜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