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端倪顯現 三
章節報錯
建文三年閏三月,應天府皇城乾清宮。
“諸位愛卿,對錦衣衛奏報的這件事,你們有什麼看法?”建文帝朱允炆,有些頭疼的問道。
錦衣衛指揮同知蔣紹明,向他奏明錦衣衛鎮撫司在北平城蒐集到的情報,東昌府一戰,原本朱棣和叛軍主要將領都被困死,偏偏在關鍵時候出現一支援軍,壞了盛庸的大事,而這些騎兵,就是北疆大都督府在北平城外幾大馬場的蒙古人組成。
雖然錦衣衛並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林瀟宸在這件事起到了什麼作用,可這些馬場是北疆大都督府管轄,朱棣僱傭馬場的蒙古人為自己作戰,他對此一無所知,也是說不過去的。
因此,林瀟宸至少有疏於管理的責任,或者是他因為親戚關係,故意放縱這些蒙古人被朱棣所僱傭,嫌疑非常大。
蔣紹明向建文帝提議,為了防止日後出現更為嚴重的後果,必須要把林瀟宸調回京師,暫時予以軟禁,等到徹底平定叛軍以後,再放他回到北疆也不遲,由宋晟替代林瀟宸掌握北疆大都督府的麾下軍隊,也能對朝廷大軍和叛軍作戰,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
“啟奏皇上,徵虜大將軍林瀟宸,向來對朝廷有功無過,一直為大明開疆拓土而努力,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先後征服了漠南、漠北、唐努烏梁海和阿爾泰山東部草場,把大明的疆域,擴充套件到草原北部和西域!”
“最近又長途奔襲韃靼汗庭,一舉摧毀了汗庭駐地,收穫極為豐厚,還把擾邊的朵顏衛給剿滅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朝廷要對他軟禁或者是明升暗降,剝奪他的權力,怕是會引起朝野的非議。”
“關鍵是錦衣衛只是查到似是非是的一點端倪,沒有任何實質性證據,自己都不敢說林瀟宸會和叛軍攪在一起,朝廷這樣做是師出無名,也會讓邊關的將士寒心,認為皇上無容人之量。”
“臣以為,不但不能制裁林瀟宸,反而要對他大加恩賜,賜他一個侯爵的爵位,厚賞邊關軍隊,以此來籠絡軍心,打消林瀟宸的念頭,他感激皇上的器重,也不敢有什麼別的念頭,否則麾下將士也不會答應。”黃子澄說道。
朝廷目前最大的事情,就是集中精力收拾朱棣這一夥叛軍,本來北疆大都督府好端端的為朝廷賣命呢,非得對人家林瀟宸搞什麼手段,未雨綢繆是好事,但林瀟宸這個長期在邊疆坐鎮的徵虜大將軍,是那麼容易處置的?
“臣以為,這次錦衣衛的建議倒是有可取之處,儘管現在沒有什麼證據,但徵虜大將軍林瀟宸的表現,也確實讓人起疑,提前做些防備是應該的。臣承認林瀟宸對大明的功績,可朝廷也沒有虧待他的努力,從微末之身到眼下坐鎮邊疆的大將軍,這才幾年的時間?”
“北疆的局面趨向於穩定,韃靼汗庭剛剛被徵虜大將軍偷襲而實力大損,幾年內都無法翻身,有宋晟坐鎮足矣,他也是跟著徵虜大將軍常年在北疆,對各路軍隊有很大的影響力。”
“臣認為,可以把林瀟宸調回來,出任五軍都督府的要職,與兵部配合,共同圍剿北平的叛軍,必要的時候,由他指揮朝廷大軍的行動,對內對外都有個交代。”齊泰說道。.caso.
他也不敢賭林瀟宸對朝廷是忠心耿耿的,為了防止出現威脅,他支援蔣紹明的提議。但林瀟宸掛起來在朝廷出任閒職,容易惹人非議。
而且這位徵虜大將軍的作戰本事,在目前的大明來說是數一數二的,離開北疆大都督府,出任朝廷的平叛大將軍,北疆的軍隊也不會有異議,這是朝廷對林瀟宸的信任,也沒說林瀟宸就一輩子都待在北疆不回來。
說起來,他的這個提議,倒是和黃子澄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要比黃子澄的方式更為高明,離開一直經營的地盤和軍隊,林瀟宸就像是老虎被拔掉了牙齒,威脅性大為降低。
“不可,林瀟宸既然有私下支援叛軍的嫌疑,就絕不能再讓他指揮朝廷平燕大軍,而且盛庸和平安兩位將軍,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剛剛打敗了朱棣,此時正在和叛軍作戰,不宜臨陣換將,到五軍都督府任職,那倒是可以考慮的。”練子寧說道。
“方愛卿怎麼看?”建文帝犯難了。
他覺得黃子澄和齊泰的建議都很好,可練子寧說的也很有道理,盛庸和平安剛打了勝仗,受到他的大加讚揚,也確實不宜更換,就詢問方孝孺的建議。
“臣也贊同把林瀟宸調回京師一段時間,等局勢恢復以後,繼續派他坐鎮北疆,他是皇上的臣子,自當服從朝廷的安排。”
“現在臣擔憂的是,林瀟宸是徵虜大將軍,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很快就要和兀良哈三衛中的泰寧衛、福餘衛作戰,按照我朝慣例,作戰期間不宜對主帥做調整,這時候把他調來京師,怕是不會聽命的。”方孝孺說道。
可是君臣諸人還不知道,盛庸在夾河已經被朱棣打的落荒而逃,逃回了德州閉門不出!
在這次會戰中,燕軍首先損失了大將譚淵,而明軍損失衛指揮使莊得,都屬於勇冠三軍的將領,對譚淵之死,心疼的朱棣夜不能寐食不下咽,隨後在和盛庸的決戰中,因為風向問題,給燕軍進攻帶來便利,頂風作戰的朝廷軍隊被風沙迷了眼,此戰損失慘重。
“啟奏皇上,北疆大都督府左都督宋晟,押送韃靼汗庭官員將領等已經抵達城外,特向皇上請旨!”太監在門外說道。
“傳旨,宋晟立刻到乾清宮覲見!”建文帝精神為之一振。
獻俘是非常隆重的國家大事,也關係到了國家的形象,所以不可能俘虜到來以後立刻舉行,怎麼也得準備準備,司天監選擇一個好日子。
按照慣例要求,獻俘當天皇帝首先要派官員,帶著俘虜中的重要人物,到太廟祭告祖先,然後要在午門舉行盛大儀式,皇帝和百官都要以最為莊嚴肅穆的姿態和穿著出場,一絲一毫都馬虎不得。
喜歡錦衣諜影請大家收藏:()錦衣諜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