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商議婚事
章節報錯
在京師面聖的時候,林瀟宸還真的向朱元璋提出了一些要求,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鐵料和鐵礦石。
遊牧民族基本全都是騎兵,這是人家的先天優勢,明軍要是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遭到騎兵衝擊,很難穩住陣腳,這就需要鐵甲車的保護。
鐵甲車不是後來的裝甲車,而是一種能夠連線起來,在極短的時間形成保護屏障,掩護弓箭手和槍手射擊的作戰裝備。原本是在明朝的中後期出現,林瀟宸就提前開始製造了。
鐵礦石主要是用來生產火器的,像是虎蹲炮、地雷、手榴彈、弩炮等等,都需要鐵料,明朝自己的鍊鐵技術不達標,庫存的鐵料用來打製武器和裝備,其餘的都要靠著新技術冶煉。
林瀟宸此次回來,炮兵就要正式進入訓練,分為騎炮兵和步炮兵兩種,以虎蹲炮兩種型號作為基礎。
鐵甲車其實也沒有他自己說的那麼簡單,稍微經過改裝,就是炮車、火箭車和弩炮車等,靈感來源是坦克地盤能改裝為自行火炮和自行火箭炮。
步兵更不純粹,估計燧發槍不可能大批次的製造,所以需要裝備小型火器,他打算訓練和配備擲彈手和佈雷手。
再強的騎兵隊伍,如果沒有針對性的適應訓練,遇到數以千計的手榴彈攻擊,也只能被打的落花流水,人受得了,戰馬也扛不住。
配備火器兵、步兵、騎兵的混編軍團,才是他最大的底氣。
“宣府是谷王坐鎮,大寧是寧王坐鎮,他們和俺的關係尚可,可以修書一封幫你說說,加快調動兵馬物資的速度,要是換了晉王,那就不太好辦了,他和俺的關係世人皆知,你此次把東勝衛給奪了,說不定他又要搬弄是非。”
“不過你也不用擔心,既然是皇上的旨意,他們斷不敢拖延推諉,導致集寧衛與興和衛組建遲緩,這種事被兵部和後軍都督府知道,必然會被彈劾。”朱棣說道。
谷王朱橞是洪武皇帝的第十九子,滁陽王郭子興的外孫,奉命鎮守宣府,山西行都司是他的管轄範圍。
至於寧王朱權是洪武皇帝的第十七子,鎮守的是大寧,北平行都司是他的管轄範圍,與朱棣的關係最為親密。
至於晉王朱棡,他和燕王朱棣的關係相當惡劣,自身也受寵於朱元璋,以前有太子朱標護著,總是欺負朱棣,直到太子死後這種情況才稍微好一些,這次撥給林瀟宸的東勝衛,正是山西都司的編制,也等於是朱棡的麾下兵馬。
“王爺,王妃請您代為詢問的喜事,您還沒說呢!”馬三保笑著說道。
林瀟宸既然回來了,徐妙錦也不反對嫁給他,燕王妃徐妙雲就想把這件事早點定下來。她身為孃家人,不太好出面,就把這件事交給了朱棣來辦,男人之間好說話。
“瀟宸,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你現在身為我們大明的漠南總兵,朝廷的統兵大將,也該考慮一下自己的婚事了。年初你把王妃的妹妹接到北平,王妃的意思是,想把她嫁給你為妻,不知道你意下如何?”朱棣笑著問道。
他對這門親事也感覺到很滿意,因為林瀟宸的父親就是他的護衛親軍,從金陵跟著來到北平,林瀟宸也是他的護衛出身,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創造了一個奇蹟!
由準小旗的身份一躍成為正三品的衛指揮使,現在又兼了總兵銜,成為漠南草原的實質性封疆大吏,人品、能力,都是親眼所見,絕對沒問題。
朱棣也覺得好有意思,沒想到林瀟宸居然和他自己成了連襟,以後改口叫姐夫,怎麼反倒有點彆扭呢!
“三小姐乃是中山武寧王的千金,又是王妃的親妹妹,屬下微末寒門出身,如何配得上她?”林瀟宸急忙說道。
他能怎麼說?只能說身份家世不匹配,不能說是不願意娶,燕王既然開口,哪怕不是徐妙錦,也沒拒絕的餘地。
“哈哈哈哈,還不好意思了?那這件事就定了,定親的事情自然有王妃操辦,你年紀輕輕就成為我大明的總兵官,也能配得上中山武寧王的女兒,不要妄自菲薄,大明能出任總兵官的,至少也得是公侯,將來你還有更大的前途!”朱棣笑著說道。
吃晚飯的時候,徐妙錦被安排坐到了林瀟宸身邊,面紅耳赤的低著頭,根本沒吃幾口。
姐姐徐妙雲在吃飯之前就和她說了,林瀟宸親口向姐夫答應了這門親事,這也意味著她過個一年半載的,就要嫁到林家,兩人相伴一生白頭偕老。
“瀟宸,你老家是在滁州,還有什麼長輩健在?”徐妙雲問道。
“啟稟王妃,下官的兩位大伯還健在,但是都過花甲之年了。”林瀟宸答道,他也明白,這是王妃詢問如何辦理三書六禮。
明朝定親到結婚的流程,與以前也沒有什麼差別,主要還是遵循古代三書六禮的一套程式,三書是聘書、禮書和迎書,六禮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
按理說林瀟宸無父無母,這些事只能到老家找他的嫡系長輩來主持,就是他的兩個大伯。
但實際上呢,只要表面上的這些流程能走完,就沒有什麼太計較的,嫡親的父母已經去世了,來兩個長輩能起什麼作用,還不是鬧形式?對中山武寧王府來說,關鍵問題是徐妙錦答應,這才是最核心的問題。
“既然家裡的二老已經過世,家族的長輩年事已高,就從咱們王府三護衛裡面,找兩個長輩給你辦理三書六禮,這也是一樣的。”徐妙雲說道。
兩個村裡的老漢,從兩千多里路外的滁州來到北平主持婚禮,年過花甲的人了,能不能健健康康的辦理這些事,那還是個疑問,而且到王府出面,想來想去,還是走個簡單的流程為好。
“王妃考慮周全,下官沒有異議!”林瀟宸說道。
堂堂的中山武寧王府都不計較,他肯定是樂見其成,大明的交通很不方便,又沒有什麼高鐵飛機的,兩位老伯父不是坐馬車就是坐船,辛辛苦苦一個多月時間從滁州來到北平府,他心裡確實不忍。
喜歡錦衣諜影請大家收藏:()錦衣諜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