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1/3頁)
章節報錯
事實上陳東在忙著論文的這一個月裡,王教授也並沒有閑著。在確立的陳東的公式的可行性論證之後, 王教授第一件事便是聯絡了尼爾斯教授。而王教授和陳東坐在了第一排也是尼爾斯教授示意安排好的。早在會議前的兩個星期, 尼爾斯就已經看到了陳東的論文, 對於陳東的論證過程早就已經熟記於心。但是乍一眼看到了坐在王教授一旁的陳東, 尼爾斯還是驚住了。波爾王教授的英文名)和他通話的時候直說是他的學生巧妙地推算出了有關變數引數因子在生物材料合成方面的計算公式。但波爾卻從沒說過他的學生年紀竟然會這麼小!
“咳咳……各位專家學者們,歡迎參加此次研討會,此次研討會是由南大材料研究院,尼爾斯教授…….下面有本次研討會主題發起人尼爾斯教授給大家闡釋有關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會議一開場,主持人例行介紹完之後便開始進入了正題。
坐在講臺正中央的尼爾斯教授早已組織好語言,他拿著研究稿說起了自己的猜想和假設。雖然只是個小型的學術研討會,但也是國際性的會議, 南大這邊拍攝的人早已在會前30分鐘前就已經準備就緒了, 會議一開始, 攝像機鏡頭就對準了講臺上的尼爾斯教授。當然,既然是國際性會議,國外的記者也是少不了的,除了國內上一些專業領域科技媒體記者外,
國外也來了好幾個記者來進行拍攝。
“…….透過以上這幾組實驗資料我們有理由可以推測, +粒子很可能並不是合成生物陶瓷的變數因子。而且我猜想可能並不僅僅是+粒子,可能還有其他錯誤因子的存在……”說到這兒,尼爾斯教授看著底下學者教授們早已經不可置信地在交頭接耳了。即使參加會議前,就已經知道了此次會議尼爾斯教授的演講主題,但是從那幾組實驗資料到最後的結果假設猜想,在場的所有專家學者們依然有些不敢置信。因為尼爾斯教授的推論猜想打破了人們在這一領域裡的科學常識。如果這一簡單的結論被證實, 那麼在科學嚴謹性的原則下,很多教材以及其他專業書籍都將會被改。
不過好在在座的專家學者們心裡也早就有了心理準備,更何況這樣的情況並不是第一次見過。科學領域裡這樣的情況不多,但也是有發生過的。正當人們以為尼爾斯教授做完報告後接下來會是提問環節。去沒想到尼爾斯闡述完自己的猜想假設後,話鋒一轉說道:“兩個星期前,我的這個猜想假設還只是個假設,至少在我看來想要證明這個猜想需要在極限條件下進行實驗才可以。而這個極限條件在現實中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我一直以為在我有生之年內,猜想假設永遠只是猜想。可是!”
說到這兒,尼爾斯教授看向了坐在第一排的王教授,又看了看坐在王教授身旁的陳東點頭示意了下,繼續說道:“在座的專家學者們,因為時間的原因,未來的及給大家說明,在這兒我先說句抱歉!然後接下來我想說的是,就在兩個星期前,青木大的波爾教授和我進行了聯系,並給我發了一份論文,不得不說我很震驚!因為這篇論文竟然從數學的角度證實了我的猜想假設!是的,你們沒有聽錯,才剛出生幾個月的尼爾斯猜想就在兩個多星期前被證實了。”
已經被證實了?這麼快?在場的專家學者們,不可思的看著坐在前排的王教授。
說到這兒,尼爾斯下意識地聳了聳肩,笑著說道:“你們可不要弄錯了,猜想的證明者不是波爾,是波爾的學生。”
學術領域的圈子其實就那麼大,王教授在專業領域內還是很有名氣的,如果說是王教授自己論證了尼爾斯的猜想假設,在座的學者們會驚訝但絕不會質疑!可剛剛尼爾斯說的是什麼!證明者是波爾的學生!難道就是坐在波爾身邊的那個少年!
此時記者的鏡頭不再對準尼爾斯教授,而是紛紛轉向了前排的王教授和陳東那裡。坐在後排的南大在讀博士生薛明也很其他一樣臉上有驚訝有不可置信,但更多的是懷疑倒是沒有人懷疑尼爾斯教授和王教授的人品,而是懷疑那個證明成功的學生矇蔽了這兩位德高望重的教授。實在是坐在王教授身旁的陳東太過年輕了,一看就未成年的臉真的很難讓人信服!
“薛明,你認識王博身邊的那個少年嗎,那個少年是老王新收的學生?這也……這也太年輕了點吧!”和其他人不同,趙啟明教授倒是沒有懷疑,只是看著陳東的年紀真的太年輕了,真的很難讓自己相信。
趙啟明教授和王教授兩人在專業領域裡可以說是亦敵亦友了。身為生物材料方面一南一北兩個學術大牛,他們在專案經費,研究領域等方面多有競爭,雖然經常在學術方面吵得面紅而赤,不過私下裡兩人因為脾氣志趣相投相互欣賞而成為知己。
就在會議前幾天,王教授還特意打了個電話給趙啟明,不為別的,就為了向老趙炫耀自己最近收了個天才學生。
“難道老王說的那個天才學生就是這個學生嗎?證明瞭尼爾斯的猜想?這…….這怎麼可能…….”趙啟明喃喃自語著。
而在尼爾斯教授和王教授的示意下,陳東深吸了口氣。依照王教授昨晚的叮囑拿著論文站起身來走到了講臺上。
看著講臺下面的眾多專家和學者,陳東緊緊握了握手裡的論文,他先是對尼爾斯教授彎腰示意了下,然後看著底下的眾人說道:“大家好,我是波爾教授的學生,我叫陳東,接下來我先會從數學的角度來論證關於尼爾斯教授的猜想。”陳東一邊說著,一邊手在微微顫抖著。
而此時不只是鏡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這個穿著西服卻一臉稚氣的少年身上。這是陳東第一次正式在學術界嶄露頭角。
講臺上,陳東說完話後,便拿起了粉筆先是在講臺上的一邊寫出了自己的幾個結論公式。然後又在另一邊將關鍵性的推導過程寫了出來。
隨著粉筆在黑板上的滑動,數字符號似乎帶給了陳東無限的自信。握著論文的手漸漸不再抖動,鎮定下來的陳東在寫完推理過程後,直接就將論文稿子放在了一遍,然後對著眾人說道:“大家請看,這邊這幾個公式是我透過去年我的導師波爾教授的實驗資料推匯出來的,將尼爾斯教授的實驗資料帶入後,我們可以看到這裡最後得到的結果和尼爾斯教授的猜想結果是一致的。不得不說,這正的是一個巧合。”
說到這會兒,看著一片靜默的演講廳,陳東頓了頓繼續說道:“這邊說我的推導過程,透過大量的實驗資料我們可以得出……..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然後在這裡,透過傅裡葉的反演公式,排除粒子不連續的可能性………”
陳東一邊說著,手裡也沒有閑著,在黑板上寫滿了計算公式說明,“最後,將幾個單項分式代入到6式中,我們能得到最後這幾個公式了。”
看著陳東一邊有條不紊地解釋著自己的邏輯證明過程一邊在黑板上熟練地甩著各種公式定理,除了王教授一臉滿意自豪,在座的其他人包括了講臺上的尼爾斯教授俱都吃驚地看著眼前這個少年。此時此刻,沒有懷疑眼前眼前這個少年論證成功的真實性。
在座的專家教授們雖然不是數學領域裡的專家,但是他們做科研的也經常會用到數學工具,再加上陳東的講解思路很有調理思落很清晰,除了少數幾個數學功底差些的陪聽學生,大部分都能聽得懂。
“妙啊,妙!沒想到,數學工具在這裡還可以這樣用!真的很精妙!”趙啟明拍著大腿一臉贊嘆道。
轉而,他又嫌棄地看了看身邊的薛明說道:“薛明,你聽懂了嗎?看你的樣子…….”薛明看著導師對著自己搖頭的樣子只能無奈道:“教授,這個後面的泛函分析、還有那幾個反推公式我還不太熟練,後面聽得有些……也很正常啊……”
“正常?你看看講臺上那個少年,你還覺得自己正常嗎?”
看著趙教授一臉恨鐵不成鋼的樣子,薛明有些委屈地小聲道:“明明是那個少年不正常才對!”
“啪啪啪……”隨著陳東最後公式證明完成,一旁的尼爾斯教授早已忍不住激動地率先給陳東鼓起了掌。
而底下的專家教授們也從震驚中回過神來,真誠地為臺上的少年送上了最熱烈的掌聲。
“謝謝大家!”陳東微微彎了彎腰點頭示意了下,此時的他早已沒有了緊張,等掌聲漸漸平息下來後,陳東看著演講廳裡的眾人繼續說道:“這是純理論數學的角度去推匯出的公式,接下來我要講的是從生物材料的專業領域內來解釋最後這幾個公式的含義。公式裡這個s這個因子是變數粒子……..”
這一場研討會,幾乎成了陳東的個人秀,在陳東最後從專業方面證明完成後,底下的一眾專家教授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疑惑和好奇開始自主地進行了提問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