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荀子勸學,從小抓起(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639章
荀子勸學,從小抓起
沈書閒拿出一本《勸學》交給西亞長公主。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西亞長公主愁眉不展地品讀這本名為《勸學》的書。
“書中的意思是勸人好好學習,唯有學習才能看得更高,走得更遠,知識是可貴的,學習是永無止境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沈書閒解答。
“這真是本好書,不知是哪位先生所著,我怎麼從未聽過?”
“此書乃荀子所寫,是古時候的一位集思想、文學、政治三合一的大家。”
“古時候?”西亞長公主一臉遺憾地嘆氣,“那真是可惜了,能寫出這樣書的人,我倒真想見見,到底是沒有這個緣分,不知這位荀子是哪國人?可有後人沒有?”
“額——”沈書閒偏頭抹了抹鼻子,荀子距離她那個年代都幾千年了,這不過是個虛擬的世界,哪裡有什麼荀子啊。
“姑母,這是朕從孃親留下的遺物中發現的,至於荀子這個人,歷史上並無記載,恐怕是年代久遠。”
“如此有才學的一位大家,居然淪落到被人遺忘的地步,可悲,可嘆啊。”
沈書閒:“……”
“陛下,您讓人抄寫此書,可是想要利用書中的道理勸人學習?”
“還是姑母明白朕,我北周百姓從無學習的概念,如果直接讓他們去學堂讀書,恐怕沒那麼容易,依朕之見,朕打算在學堂建好之後,在民間好好的宣傳讀書的好處。”
“唯有讓他們自己明白讀書的重要性,主動去學習,方能不白費這一番功夫。”沈書閒沉聲道。
“陛下言之有理,若是我們趕著他們學,他們便會當做任務敷衍了事,可要是讀書能獲得好處,而這好處正戳人心坎,那必定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朕,正是此意。”
沈書閒提起筆在宣紙上寫上:“孩童四歲發矇識字,我為他們準備了一些啟蒙書,《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姑母覺得如何?”
“這些書,本宮尚未聽過,不如待蟬衣將書抄寫完送我一份,屆時再做定奪?”
“也好。”沈書閒答應道,這個世界的學習有自己的一套方式,既不同於前世的社會,也與古時候大有不同。
想要建設好北周,就得從娃娃抓起,沈書閒正想著突然看到正在地上爬來爬去的姐弟倆,眼睛頓時一亮,她衝著奶孃招手,倆奶孃還以為有什麼好事,抱著兩個娃娃急匆匆的就跑過來了。
“陛下。”
“暮兒朝兒,母皇給你們找些好玩得好不好?”
姐弟倆一臉天真地眨巴眼,殊不知一場暴風雨即將朝他們襲來。
“母皇~”小公主笑容甜甜的張開小手要抱抱。
沈書閒一手抱起一個,“蘇葉,去把朕放在寢殿內的那捲《勸學》拿來。”
“《勸學》?”蘇葉指著一旁的桌子,“陛下,書不在這兒嗎?”
“不是這本,是孟郊的《勸學》,朕昨夜方讀完,你去把它拿來。”
“是。”蘇葉欠了欠身轉身進了寢殿,不過須臾,再次回來時,她的手上多了一卷寫著《勸學》的竹箋。
“陛下,可是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