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成看書,三遍以後沒有不能背誦的。

“《水火既濟》?好,水與火能夠相容,對法則融合很有啟迪。”

也背誦了下來。

三十六部書,畢成只放過了《天機錄》一部。

來到第一層,問守閣老頭:

“老人家,我進去多少天了?”

“差一天。”

畢成快步來到寧掌門石樓前,對著石樓施禮說:

“老人家,我出來了。”

沒有回答。

畢成不見回答,就盤腿坐下來,開始消化記下的內容。

一個月後,畢成悟出了火法則。

緊接著水法則、木法則、土法則、金法則接踵而來。

又幾個月,畢成悟出方、圓、輕、重四個法則,緊接著又悟出整體法則。

整體法則成功後,畢成可以一次性製作出數十萬枝花箭。

高興了一會,識海里急速變化,之後三個月,畢成一無所獲,於是便愉快地站起來,以指代劍練習萬劍殺。

回望四周,自己來時寒冬時節,現在已是秋葉紛紛,估計已經接近一年了。

忽見燕燕微笑著施禮:

“您在這裡三年時間,應該收穫滿滿?掌門留言,下面碑林有數座空餘石碑,您有什麼墨寶就留在那裡,他老人家已經雲遊兩年了,估計歸期還有很久。”

畢成微微一笑,心說:

“高人,唉,高人就是高人!”

當下來到下一層山腰,隨著燕燕進入碑林。

只見十三、四萬座碑林密密麻麻遍佈整個山腰,每座石碑上面全是高人留下的功法和心得。

寧掌門的意思很清楚,你得到了很多不能就這麼離開,留下一部分吧!

因為這裡的碑林可以流傳千古,所以你留下的一定是精華,沒有誰拿自己的人格、名譽開玩笑。

這就是高人的手段!

但畢成也不是低人,他當然要留下自己的精華,但首先想的是利益最大化。

從東頭看到西頭,畢成用了一年。

從北面看到南面,畢成用了兩年。

最後,他又在看了五遍沒有看明白的一座石碑前坐了下來。

上面是三幅畫,第一幅是一個老婦一手拿著白色麵粉一手拿著黃色麵粉和在一起。

第二幅,老婦不斷地攪拌,把兩種麵粉混合。

第三幅,老婦在烙麵餅。

下面署名:烙餅婦。

日期:混天元年。

混天元年?計算了好久,答案是已經過了十八萬年了。

畢成在這裡共住了五年半時間,此時已經十五歲了。

十多萬石碑已經被他全部熟記,剩下的就是消化了。

無奈地嘆息一聲,畢成來到空餘石碑前面。

留下什麼呢?想了想,在一座石碑上面一劍斬下去,留下一道劍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