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雲宣的突破持續時間的確比較長,天象持續的時間自然也比較久,所以吸引了一些修士前來打探。

不過感受到了一股玄隱境大能修士的氣息後,這些修士就深感畏懼,立馬就離開了。

這些修士或許不知道自己感受到的那股威壓是什麼境界的威壓,但是他們很確定地知道,這股威壓的主人,很可能隨念一動,自己就將灰飛煙滅。

那是在雲宣面前,木婉清一副小女兒的嬌憨。可玄隱境到底是玄隱境,在這方地域,不管是出現在哪兒,玄隱境都是一方巨擘般的存在。

所謂玄隱,即是取“隱”之意。對修士而言,玄元修為是顯性的。其他修士、其他魔獸,多多少少能夠感受到另一個修士的修為,或者,至少是可以感受到對方有沒有修為,是不是玄元修士的。

即便修士和魔獸不能感受到修士的修為,但天地自然,卻是能夠感受到修士的修為的。

這種所謂的感受,其實跟修士與天地自然的相互之間的排斥有關。

人生於天地自然,天生不會排斥天地自然。天地自然既然孕育了人和修士,自然也不會排斥人和修士。

那麼,人和修士,與天地自然,為何又會相互排斥呢?

人,雖生於自然,但亦獨立於自然。既然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存在了,那麼自然是會與天地自然有一些相異的。

這是一種很有意思的事兒:人生於自然,但卻自成一體;同時,在人自成一體的同時,仍然無法離開天地自然而繼續存在。可是,即便無法離開天地自然而繼續存在,但卻並不影響人已經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存在了。

正是因為這種獨立,所以修士和天地自然之間,有了一絲排斥。原於本元,而相異於本元,大概描述的就是這種情況吧?

既然相異,既然排斥,那麼修士就不能完全融於天地自然。特別是,當玄元修為達到很高的境界之後,就會越來越發現自己與天地自然的不相容了。

既然不能相容於天地,那麼就會被天地毀滅。

天地自然能創造人,那麼也能夠毀滅人。

如果不能姐姐排斥和相異的問題,那麼玄宗境,就是修士的巔峰。到了玄宗境之後,修士的修為如果再進一步提升,就會因相異和排斥引發天地自然的反噬。

自然,億萬年以來,人類修士絕不會甘於玄宗境就止步。上古的大能修士發現,雖然完全實現人與自然的完全相容不太可能,或者對於大多數修士而言不太可能,但是可以追求一種折中狀態:不能融於天地自然,但可以隱於天地自然。

如此一來,便可降低甚或是近乎消除天地自然對修士的排斥。於是乎,修士便可以進一步修行了,向著大道進一步前進。

玄隱境,雖然並不是修士完全與天地相容,也並不以修士與天地相容為終極目標,但在事實上確是讓修士能夠與天地自然親近、契合很多。

何為玄隱境,隱於天地是也!

既然可隱於天地,那麼最起碼,意示著天地自然沒有那麼排斥自己了。

玄隱境,還是一種說法,就是既在天地間,也不在天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