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徽這話剛落,便從後帳中沖出一人來,哭訴道:“二位仙長,相父乃二位仙長之徒之婿,此情堪比父子。今大漢有難,相父大軍被邪陣阻擋,不能前進,遷延日久,豈不危矣?

二位仙長不到此地便罷,既已至此,見危局而不救,倘或日後說起,豈不被人恥笑?若肯相助,則恩情蓋天,一則救漢軍十萬生靈,二則完師徒翁婿之情!”

眾人一看,見此人身著冕服,赫然便是漢天子劉禪!

原來是諸葛亮知道要勸動岳父等人出手,必定需要人皇出面,這才趁著孫旭那會兒去請人的功夫,用了遁術請天子來此相見。

說完這話,劉禪竟然不顧君王體面,淚流滿面,朝著兩位道人跪下叩頭。

兩個道人連忙還禮道:“貧道二人,豈敢受人皇如此重禮?有話慢慢商議,不必傷感。”

諸葛亮忙上前扶起劉禪,將他扶入主位。

司馬徽對黃承彥道:“黃翁,如今天數有變,神器不止獨為北有,若是我兄弟見陣而不入,難免顏面無光。且漢主是千乘之尊,下此重禮,與我等哀求,豈能無動於衷?我便是拼著神仙不做,也要與紫虛見個雌雄!”

黃承彥也道:“今既下山,豈會袖手旁觀?如今先要見一見他的陣勢如何,才好破得!”

劉禪聞言,心中喜不自勝,道:“全仗各位仙長法力!”

此時,他方看得孫旭。在成都時,他每每堵覽捷表,首功必是此人,相父也贊他是“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之人,如今一見,連三位仙長也不敢怠慢於他,心中自然不敢輕視。

劉禪下了主座,來至孫旭面前,拱手一禮:“孫先鋒為我漢家基業出力甚多,朕心中感念,必有厚報!”

孫旭卻是淡然點頭,說道:“陛下但聽賢臣輔佐,便不枉我一番辛苦。”

言罷,孫旭便跟三個道人言道:“趁此時,我等去觀陣一番,如何?”他雖然知道陣中奧妙,可是黃承彥三人尚且不知,一起去探查一番,也好破陣。

三人點頭,跟著孫旭出了漢營,架起雲頭,往那弒神陣去了。

此時天已黃昏,只見三陣一臺之上,盡掛燈燭,巡營的兵馬來回走動,劍戟如林,這就是弒神陣。

那紫虛在弒神陣中請了諸多神將降臨,四人怕被察覺,便用神通隱去了仙氣。

不多時的功夫,便將陣中虛實探查清楚,於是拔轉雲頭,回到營中,落在營門前。

軍士看了,忙進內報知,劉禪、諸葛亮率眾官出來迎接,將四人請進了劉禪禦帳中坐下。

劉禪對此不知詳細,便由諸葛亮代問:“水鏡先生,岳丈,此陣如何?”雖然孫旭在請幾人前便言能破,可是他還是不放心。

司馬徽道:“此陣本來稀鬆平常,只是要將將絕的大漢氣運恢複,豈是易事?此陣便是上天降下的災厄,過得去,前途平坦,過不去……”

這話說的漢國君臣面色大變,都是暗中傷神。

不想黃承彥接過司馬徽的話頭道:“幸得孫先鋒道行高深,如今有我四人,破陣必矣!”

諸葛亮看向孫旭,發現他也是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這才放下心來。

隨即,司馬徽對諸葛亮道:“孔明,你大可擂鼓聚將,排兵布陣了!”

諸葛亮聞言忙出了禦帳,回至自己中軍帳中,傳令打聚將鼓。

不一時,各營軍官都是身著盔甲,魚貫進入帳中,分兩旁坐下。

諸葛亮高坐帥座,眾將上前拱手道:“丞相,有何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