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四年十一月,成化帝祭告天地、宗廟、社稷,不滿三歲的皇長子朱祐樞被冊立為皇太子。

這幾年間,東廠雖然沒有倒臺,可是因為先前古今福的事情,哪還有心思敢再與西廠做對。

江湖上因有孫旭和張三豐二人坐鎮,還有華山派充為爪牙,江湖各派便也不敢抗拒朝廷徵召,紛紛依律造冊,不敢再為非作歹。

之前的西廠雖已然是權勢熏天,可在孫旭的敲打下,雨化田竟真的一改之前的飛揚跋扈,反倒去極力交好士人,成了一代賢宦。

武林中有些不死心的人都期盼著那天下第一的東方不敗能去與孫旭一戰,可最後的結果卻讓人哭笑不得。

那位號稱武功天下第一的東方不敗如今是成了個不男不女的怪物,整日塗脂抹粉扮作女子,竟暗地裡已和日月教總管楊蓮亭做起了夫妻。楊蓮亭見朝廷日漸勢大,居然勸東方不敗放棄魔教接受朝廷招安。而東方不敗倒是早就對江湖爭鬥沒了雄心壯志,滿心的兒女情長,把一顆心全放在楊蓮亭身上,便依言解散了日月教。如此,顯赫一時的魔教就以這樣的一個結局收場了,當是真出人意料。

後宮中,萬貴妃那兒也母以子貴,被冊封為皇貴妃,居所也搬去了安喜宮。雖然還是沒能取代王氏成為皇後,可自那古今福伏法之後,是連太後周氏都不敢再與其頂撞了,這六宮早就已以萬貴妃為首了,做不做那名義上的皇後又有什麼關系?反倒是那可憐的王氏徒有個皇後之稱,還得時時前來向萬貴妃請安,弄得上下尊卑有些顛倒。

這日,孫旭特地前來安喜宮跟萬貴妃道別。

“阿旭為何要走?是嫌皇爺這幾年都沒給你升官嗎?等會兒姐姐跟你小外甥去找他,你外甥是未來的大明天子,朱見深敢不給你個一品大員,我就跟他拼了!這幾年你為了大明安定,為了我和樞兒不知道費了多少心力,你別以為你不說我就不知道那周太後的事情了。”說話間悄悄朝宮女使了個眼色,讓她趕緊去請此時還在朝會的朱見深。

看自己只是說了一句要走,萬貴妃便說了這許多的話,孫旭苦笑之餘更是感動,柔聲道:“長姐,我只是在這裡待太久了,必須得走了。”

他本就不屬於這裡,這個世界的任務在紫霞秘籍到手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完成了,而後面所做,一是為了報答萬貴妃一家對自己的情誼,二是興趣使然。

萬貴妃聽了,卻當是他要離開京師。就連小太子也是如此理解,便過來抱著孫旭的大腿勸他:“小舅舅不要走,如今海晏河清,你這功臣怎麼就要歸隱山林了?”

朱祐樞他自幼便從身邊人那兒聽了許多孫旭的事情,一向崇敬這個小舅舅。他自出生時便被寄予厚望,以後執掌大明江山,朱見深給他請的老師都是些儒林大家。小小年紀就已有幾分明君的樣子了,只是年紀尚幼,這抱著大腿的樣子甚是滑稽。

萬貴妃見孫旭將朱祐樞小心抱起來,以為他動了心,就又勸道:“皇爺一直跟我說,等樞兒成年,便將皇位傳與他。而後我二人便閑雲野鶴,不再操心國政。可滿朝文武沒有一個讓人省心的,我們還指著你能給樞兒做個擎天保駕之臣哩,你怎能說走就走呢!”

孫旭不禁哈哈大笑:“長姐好沒道理,你只想與姐夫瀟灑自在,卻將我與樞兒鎖在樊籠!”看萬貴妃再次張口,一副還要再勸的樣子,搖頭又道:“長姐,我意已決,不必再勸了。”

這時,身旁突然閃出一位老者,一把扯住孫旭的衣袖,厲聲道:“你當日誑我給朝廷賣了這幾年命,現在想一走了之嗎?今日不與我說清楚,休想離開!”

萬貴妃嚇了一跳,招手便要呼喚侍衛,卻見那老者正是張三豐,便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張真人好!”

張三豐卻不搭理他們,只是怒目看著孫旭,手緊緊的抓住孫旭衣袖不放。

孫旭也不掙脫,只將朱祐樞先遞給萬貴妃,笑道:“張老道好大的脾氣。”

張三豐對他的暗諷不以為意:“修道之人得窺天機,人仙果位近在咫尺,誰能按捺住性子?”

“張老道,此間我不便言明。你放心,不出幾年光景,自會授你仙籙。此前你卻須安心等待。”

對面的萬貴妃母子卻是聽的目瞪口呆,相視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