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樂之聲》樂評人專欄,好幾位樂評人紛紛對楊羽這張專輯打出高分,對楊羽更是大加贊賞。

就連《音樂之聲》總編輯,華夏進取獎評委會主席吳森盛都對楊羽聲盛贊,吳森盛是這樣評論的。

“楊羽是最近幾年之中,我見過最最具才氣的新人,作為創作型歌手,楊羽首張專輯的優秀,是他才華的直接體現。而且更難能可貴的是,在情歌流行的當下,楊羽並沒有隨波逐流,敢於發布這一張勵志風格的專輯,不但專輯獲得了成功,更給近些年波瀾不驚的華語樂壇,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當這期《音樂之聲》一經發售,公信榜排名公佈出來,再加上之前媒體的報道,廣大群眾開始義憤填膺了。

普通人對於弱勢者的同情是與生俱來的本能,當他們知道如此優秀的新人,卻被公司如此壓榨後,立刻在網上掀起了一片對銀河娛樂聲討的聲音。

其中最為激烈的就是楊羽的粉絲,他們不單單在網上維護楊羽,攻擊銀河娛樂,更是直接沖到銀河娛樂總部門口集體示威。

一時間,整個國內娛樂圈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這場風暴之中。

而作為風暴的主角之一,楊羽當然受到了許多人的注目,畢竟已經很多年沒有出現這麼吸引眼球的新人了。

這時,看似一些唱片公司公司,媒體,公眾都絞盡了這場風暴中。

但背後的推手,其實都是那些和銀河娛樂競爭激烈的大公司。

它們早已在風暴開始之前,就對楊羽下手了,聯系不上楊羽,就聯系金燕秋。

即便挖不動楊羽,它們推動媒體也要搞一搞銀河娛樂,畢竟讓它們看著對手如此舒服的賺錢,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過挖角能否成功,在這些大公司看來並不是很重要,藉著這次的事情,攻擊楊羽背後的銀河娛樂才是最關鍵的。

其實就算是那些在媒體上不斷喊話的公司,也沒有懷什麼好心思。

這些公司不斷說些帶有暗示的話,無非就是希望楊羽沉不住氣,主動跳出來,為了利益對銀河娛樂開火。

那樣的話,首當其沖得罪銀河娛樂的就不是他們,而是楊羽了。

到時候不但可以在楊羽和銀河娛樂解約後簽下楊羽,更是可以趁著銀河娛樂打壓楊羽的時機,壓一壓楊羽該得的利潤。

別看這些公司現在一副道德模範的樣子,但其實他們要有機會,對楊羽的壓榨也不會比銀河娛樂差到哪去。

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楊羽其實心中根本沒有跳槽的意思,這些公司所做的一切,反倒幫了楊羽一個大忙。

銀河娛樂在最開始的時候,面對那些小公司的挖角,他們還能夠不以為然。

可後來在《音樂之聲》等媒體的指責下,連民眾都開始覺得他們不對時,銀河娛樂總算有些慌了。

銀河娛樂由自己的渠道,很清楚是那些人在背後搞鬼,也很清楚這些人的目的是什麼。

相比於楊羽這個人來說,銀河娛樂更在乎的是公司的名譽。

他們不想因為楊羽的一些利益,導致多年在民眾中塑造的形象倒塌,那樣對公司來說有些得不償失。

所以,當外界的攻擊越演越烈的時候,銀河娛樂算是徹底坐不住了。

要是真被這些公司挖去了楊羽,肯定會藉著這件事大肆攻擊,破壞公司的名譽,那些公司可非常樂意看銀河娛樂倒黴。

所以,就在楊羽完成了第六個城市廣州的簽售會後,金燕秋就已經帶來了公司最新的決定。

金燕秋告訴他,公司已經決定,會在他完成最後一個城市金陵的簽售會後,與他商討新的利益分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