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結束語
章節報錯
第二百一十一章結束語
據史料記載,大燕國,在整個史冊的記載中幾乎是微乎其微,漫漫歷史長河中都不曾留下什麼豐功偉績,一直以來都是無足輕重,始終扮演著跑龍套和打醬油的角色。甚至連周邊最弱小的晉國發生的故事都比他多,被後人在史記中濃墨重彩的記上了一筆。
而大燕國一直給人弱弱的感覺,其中特別受後人詬病的是他的軍事能力。晉國軍隊的戰鬥力尚有“晉敵”之稱,而燕國軍隊的戰鬥力卻很低很低,簡直是低到了塵埃裡。
不論是帶兵打仗,還是商業競爭。大燕國都用他慘痛的軍事生涯和歷史軌跡告訴了我們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戰亂四起時什麼最貴?人才1!
而九妹作為一個農家女走向將軍之路,成就不朽的豐功偉績,也是那個時代發展的必然。
如果沒有先前在逆境中的錘鍊和努力,還有她那永不放棄的精神,也走不到今天這個位置,看不到後面這廣闊的天地和絢爛的風景。也許真的如她自己嚮往的那樣,早早的結婚生子,守著男人和孩子,過著寧靜安樂的小日子。
其實那樣的生活於她而言又什麼不可以呢?各有各的風景,各有各的故事,只看你自己怎麼看待它。
所以在遇到不公平的時候,與其浪費時間去抱怨,還不如把時間花在自己身上,去查詢自身的不足,充實自己、去改變自己。
九妹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和自己應該走的路,所以在第二代人才成長起來以後,九妹逐漸退出了人們的視線。和韓大力同時辭去了軍中一切職務,一起回到韓家老宅。就如她當時說的那樣“走到這一步不是她自己的選擇”,現在能夠選擇的時候,她選擇回到自己喜歡的農村,過著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時而與也辭了官的沈先生一起喝喝茶或是出去采采風,再教導教導幾個小的。沈先生做到知州任滿後就上了辭呈,做回了他最喜歡的醫者,如今也算是一代名醫,只是他不喜張揚。
帶著老母親和妻子,跟九妹他們居住在東壩西村。如今言浩和韓小力,徐家的第三代在軍中和朝堂開始歷練,看著成長起來的孩子們,沈先生最是欣慰。
韓大力的長子已經留在軍中,開始歷練。他完美的繼承了韓大力和九妹的優點,現在在軍營裡也算是第三代中的佼佼者。
當然軍營中第三代的領軍人物是太子的長子,與九妹和言柏的長子一起成長起來。與第二代成為大燕的中流砥柱的佟孟飛和徐未信等人無縫銜接,使大燕的政局從朝堂到邊關都了明顯的改善和穩定。
如今太子經過十幾年多處邊關的歷練,現在更加成熟和幹練,與十幾年前的太子已不可同日而語,回到京中逐步接手朝中事務。皇上慢慢的在退向幕後,與皇后兩人日常更多的是以養生為主。
他想大撒把空出時間也出去走走,看看自己曾經治理下的大好河山。可太子愣是不接盤,協助可以,說自己現在還沒有這個能力掌控整個局勢。其實太子是想如果自己在京城呆膩了,沒準啥時候再出去後面還有父皇壓陣多放心。
太子也知道皇上想要出去走走的想法,不過父皇母后年紀大了,走出去怕是身體吃不消,這種勞心勞力的活兒還是讓他出去奔波吧。
歷史的車輪不管皇上和太子打著怎麼樣的太極,慢慢推向前方。時代更迭,屬於九妹的那個時代已經結束,但是她的故事在大燕的土地上仍然廣為流傳。
寫在最後。
《寒門女將》是筆者本人的第一部小說,平時喜歡看網路小說,有些嚮往,心中也一直縈繞著一些故事情節。二零二二年五月份因疫情居家,開始著手寫作。
當時看著容易,輪到自己下筆了真的是很難。每天寫了都要反反覆覆修改很多次,前期寫的時候投入了很多真情實感。後來在網上更新了發現可以一邊更新一邊寫,有點像快餐的感覺。故事情節和文字沒有了先前的連貫和細膩,這是一大敗筆。
不管如何,寫到這裡也只能跟大家說再見。在此真誠的謝謝那些一直默默陪伴和支援自己的親們,特別是帝獻、東山老妖、翁萊y、白雲、曉870、別多想、紅紅、京麗、飛來得yan、桃之夭夭、菩提權_de、遠行者、我的溫柔你的心、神仙大徒弟等等的親們在此一一謝過,我會在未來的作品中提升自己,感謝你們一直以來的不離不棄。
喜歡寒門女將請大家收藏:()寒門女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