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風落

聲勢造出去了,來品畫長見識的人也不少。

一開始是竟價觀看,後來是價高者得畫。

那些世家大族本來是站在岸上看熱鬧的,對於戰爭他們沒什麼興趣。

不管來侵者是誰,迎頭而上的是誰,最終摘桃子得實惠的肯定是他們。

所以他們不著急,看看熱鬧也挺好。只可惜隱在後面的那位大家,到現在都沒查出來姓甚名誰。

找到了攏在自家門下,也算是添個彩兒。

結果沒多久,輿論一面倒的開始討伐高門權貴枉,說他們罔顧世人生死,戰火已經燒到家門口了,依舊歌舞昇平。

現如今國將不國,何以為家。

大家知道,文人的嘴騙人的鬼。反正又不用他們上戰場。隨便怎麼說,還不是隨了他們。

一時間討伐那些世家大族聲勢一浪高過一浪,大有他們不出來給個說法就要就地正法的架勢。

彷彿就是因為他們的不作為,才有韃子的進犯。

殺富濟貧是所有不能成為富人的人的一種劫富的心態,看到你有錢,我心裡就不高興。

不管怎麼樣,這時候。彈劾世家大族的摺子也是如雪片般飛到皇上的御前。

關鍵是確實有那不長眼的,人家證據確鑿。又處在這麼一個關鍵時刻,能怎麼辦,只能按律辦唄。

有幾家那犯的事兒確實說不過去,只得抄家流放,皇上還是念舊情的,沒滅族,收沒家產充入國庫。

也有那眼睛活的,幾家一商量趕緊高價把畫買下來,把這波風潮立馬壓下去是正理。

畫好處理,直接進獻給皇上,最後皆大歡喜。

皇上也是個明白人,又事先得沈家人透出來的訊息,賣畫所得銀兩全部送到邊關,其他的就別想了。

至於那位浮塵翁老的大家,一直未在人前獻世,也不知年紀幾何,就給個虛名吧。

估計他們這樣的人更在乎這些,就封了個客卿的身份,如果想入仕隨時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