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是識文斷字呢,大家知道過去的文章是沒有標點符號的。

啟蒙裡有一項最重要的就是斷句,如果不會斷,就如傳說中,乾隆皇帝過生日時,紀曉嵐在他的寶扇上題寫了唐人王之渙的名詩《涼州詞》。

由於一時疏忽,竟把首句“黃河遠上白雲間”的“間”字漏寫了。乾隆佯裝大怒,說他有“欺君之罪”,要把他處死。

紀曉嵐急中生智,趕緊解釋說:“萬歲息怒,臣是用王之渙的原詩改填的一闋新詞。”於是念道: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當時乾隆見他機靈,雖屬狡辯,卻也辯得有理,就免了他的“死罪”。

雖是個傳說,但也說明會斷字,那啟蒙就已經很成功了。

這也是九妹最佩服爺爺的地方,有幾個農家有這種見識讓孩子去認字上學堂。

有時候溫飽都解決不了,想著天天面朝黃土背朝天,學那個有啥用,還不如早早下地幫家裡幹活來的實際。

再不濟,找鋪子讓孩子去做學徒,你以為那學徒是那麼好當的。一簽就是三年或是五年,沒有工錢,好的東家會把你當人看,真要是碰到那不講究的,打罵是常事,年節也不能回家。

你以為出了徒就好了,那只是有工錢了,你還得繼續給人家賣命,要不人家培養你幾年白耽誤功夫了。

但凡能過得下去的,都不願送孩子去當學徒。你還別以為誰都可以去當學徒,想當學徒那也是要有認識人有擔保才能送進鋪子去當學徒的。

對待孫輩,爺爺不但鼓勵有能力有潛質的孩子們上學、學手藝,為這個還提前分了家。

各過各的日子,自己的孩子自己養,有能力想學就學。

不像有些人家為了供一個到頭來啥也不是的學子,全家吃糠咽菜弄的兄弟不睦,家宅不寧。

這就是眼界。

這幾年爺爺對九妹是越來越看重,說九妹性子像他。對家裡的付出作為一個姑娘家從沒怨言,在外面跑做事大氣,說起來話的時候提起一句上灣徐家村秀才的大閨女都挑個大拇指。

每每這時候,都讓爺爺很是開懷。也時常敲打父親,不要委屈了孩子,父親口頭上答應著,心裡卻納悶,一家子過日子怎麼會委屈了孩子,而且九妹是個有主意的,誰能欺負的了她。

大哥的性格說好聽一點是穩重有餘,但魄力不足,過日子也就能做到個守成。二哥自小就聰明,父母對他寄予的希望也更大,誰知考完秀才後就開始不上道,交了一幫狐朋狗友,一會兒說做生意,一會兒又說去投軍。整天說自己認識什麼人,能給自己安排什麼差事,沒看他辦成什麼事,銀子倒是嘩嘩的往外拿。

真的從家裡拿了本錢跟一幫人出去做生意,結果被人騙的差點要飯才能回家的地步。家裡沒辦法找了門路,把他弄到邊城軍中。本來他就有秀才功名,又識文斷字的,一開始很受重視,結果在軍中跟人喝酒打架被開了回來。

所以現在就在社會上游蕩,一天到晚還七個不平八個不忿的怨天尤人,說自己多有才有能力,怨沒有伯樂相中自己。

如今是十天裡九天不著家,如果哪天回來了,那一準是手頭緊了,回來再抓撓倆錢兒花花。

也不能說他一點上進心都沒有,也時不常的折騰點事兒。可也說他點兒背,幹什麼賠什麼,九妹也是服氣。

家裡勸他,幹啥啥不行,那咱就踏實出點力氣,把家裡支應起來,好歹能養活自己吧。

結果你聽聽人家怎麼說?

自己是秀才出身,怎麼能如此放下身段跟那些泥腿子爭食呢?

九妹是真服氣了,自己家還在泥裡打滾呢,就開始瞅不上泥腿子了。

喜歡寒門女將請大家收藏:()寒門女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