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們,本幫主耐心有限,再拿不出讓我滿意的章程出來,我就將你們的女人孩子身上的肉一片片地削下來!”簡樂陽惡狠狠地放話,殺氣沖對方撲面而去,然後揚手將刀一甩,刀直直插在支撐這個營帳的柱子裡,“嗡”地一聲震顫,讓帳子內一片死寂。

“我們走!人到了我手上,休想空手套白狼將人要回去,他們的身價就看你們自己的意思,從明天起,我就開始拿他們祭死難將士的英魂!”

隨簡樂陽而來的將領一言不發地隨簡樂陽離開,任後面那幫夷狄人如何跳腳也留不下他們,要不就將人贖回去,要不就等著給他們收屍,收完屍後就等著簡樂陽繼續帶兵殺過來。

簡樂陽的手下沒一人質疑他的決定,就如何曾鳴這樣投奔過來的將領,也覺得跟著這樣的首領痛快得很,曾幾何時,他們也能對這些夷狄人如此霸道壓得他們說不出話來的?對付這些貪得無厭的外族,就應該像簡樂陽這般狠狠扒下他們幾層皮。

原先護送何曾鳴南下的羅將軍的親兵,心情跟何曾鳴差不多,私下裡也會談論此次的談判,放在以前要是跟這些外族打了勝仗和談,肯定沒有他們武將什麼事,而是由朝廷派的文官過來接手,可那些文官在外族面前根本挺不起胸膛,而且可能是怕他們武將勢力過大,與外族和談的時候明明打了勝仗,卻許出不少條件出去,讓他們這些將士憋屈不已。

當簡樂陽率人離開,後來的營帳“轟”一聲坍塌,就因為他甩出去的那把刀,在他離開後突然寸寸崩裂,那根支柱倒塌,留在帳內的夷狄人駭得趕緊往外逃,沒想到簡樂陽臨走前還要他們留下這樣一個下馬威,夷狄最厲害的勇士也辦不到這樣的程度。

簡樂陽一發威,夷狄人的軍營裡炸了,簡樂陽這批人跟他們以前接觸過的大興朝廷人根本不同,以前的那些策略在他們身上毫無用處不說,還被簡樂陽一人就壓得死死的。

他們高層之間也有分歧,有人不同意對簡樂陽讓步,一旦讓步他們的部落得要多長時間才能恢複,而且簡樂陽要的那些東西都是他們夷狄人的根本,讓中原人得了去,以後他們的優勢何在?接觸過多少中原人,沒一個有簡樂陽這哥兒這麼狠毒的,他是要徹底撬了整個夷狄部落的根基。

可不讓步簡樂陽就要殺人,他們誰能保證簡樂陽這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能饒過那些婦孺?誰不敢擔這個保,因而這個因為戰爭而聯合起來的幾個部落,因為意見分歧而激烈地爭吵起來,結盟搖搖欲墜。

不等商量出最終的結果,第二日就有人主動單方面對簡樂陽作出許諾,以多少地盤和牛羊馬匹贖回他們的家眷,有了這個開端後,後面的情況根本就止不住了,敵營中的頑固派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夷狄人的利益被一點點割讓出去,痛心疾首,這些混賬東西目光太短淺,看不到簡樂陽的狼子野心,他豈是那麼容易滿足的?肯定會一點點地蠶食夷狄人的勢力地盤,最終他們會完全淪為中原人的附庸,將自己的家園失去。

也有人持樂觀態度,簡樂陽也不是一步就將他們逼死的,比如牛羊馬匹可以分期支付,每年向簡樂陽為首的勢力支付多少,這樣看來也不是完不成的,說不定還有機會賴賬呢,因為中原人最喜歡的就是內鬥了,也許用不了幾年簡樂陽就被其他勢力趕下臺了。

忙碌了好些日子,終於將賬都收上來了,其中免不了討價還價的,但總的來說還是讓軍營上下振奮不已的,有自己的大片馬場,可以自己培養良馬,他們也可以組建不遜於這些夷狄人的騎兵。

同時,這一訊息也傳回了京城,京城的權貴聽了後乍舌不已,居然真讓簡樂陽給狠狠敲了一筆。

因為不再封鎖訊息,所以許多事情便傳到了後方,簡樂陽如何讓夷狄高層同意條件的做法也傳了出來,對之反應不一。

後世有許多學者將簡樂陽的行徑稱之為流氓作派,並由此帶出了一股流氓風氣,作為開山鼻祖,簡樂陽的流氓作派是無人能比的,因為誰也做不到如他這般一言不合就直接武力威嚇的,偏他的武力還無人能比。

有無數人崇拜,自然也有對此持批判態度的,覺得他這樣的行徑有失身份,有損於中原一向的禮儀之邦的聲譽,只是再如何批判,也擋不住更多的人崇拜並競相模仿簡樂陽開創出來的流氓作風,尚武之風久久不衰。

能用武力解決的,幹嘛還要費那個腦子!

這句話成了許多人的座佑銘,導致許多教育界人士捶胸頓足,簡帝教壞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啊。

不過這是以後的事了,此刻京城上下不管是什麼反應,都在等待著一件事,那就是簡樂陽的班師回朝。

交還了所有人質簽好協議之後,夷狄軍隊就依約退出關內,與洶洶而來相比,這回去顯得灰溜溜的,並且還是在簡樂陽所帶的大軍的嚴格監控之下離開的,這對於好戰並且十分瞧不上中原人的夷狄勇士來說,是件極為屈辱的事,然而他們就是打了個大敗仗,是被人驅逐回去的

留下足夠的人修複守衛邊城,簡樂陽就帶著一部分人回京了,與來時相比,回去的路上顯得輕松多了,跟隨簡樂陽回朝的將士們也顯得心情極好,他們都知道,這回回去,簡樂陽的身份就要換了,由原來的幫主換成皇帝陛下了,個個都歡欣非常。

“大軍回朝了!”

“簡幫主帶著大軍回京了,現在離京城只有五十裡了!”

一個個好訊息傳回京城,有些是百姓自發地傳送回來的,百姓紛紛走上街頭,等著圍觀大軍入城的那一刻,就連北地逃難過來的百姓,明明已經可以收拾行囊回老家了,可好些人硬是拖住了腳步,等著一起迎接大軍入城後再返回。

京城街頭好些商鋪都打出了打折慶祝大軍勝利回歸的旗號,說是沾沾大軍的喜氣,卻也因 此打出了商鋪的名氣,眼下沒賺多少錢甚至可能虧本了,可往後鋪子名聲遠揚,讓其他商鋪老闆見了後悔不疊,怎當初沒跟著一起下手呢。

大軍抵達當日,整個京城整裝一新,老百姓自覺地協助官府差役將街頭打掃幹淨,商鋪也掛起了彩燈彩綢,滿城洋溢著喜慶的氣氛,必經街道兩旁的茶樓酒樓的臨窗位置早被一訂而空,這些人也早早守在窗前向遠處張望,等待簡樂陽帶領將士進城的那一刻。

“沒想到簡幫主真的如他所說,將夷狄人打退回去了。”

“雖然知道他領兵打仗了得,也天生神力,可也沒想到他這麼短時間內就辦到了,我還以為最起碼得等到明年呢,簡幫主果然不能以常人來論。”

“跟著簡幫主出征的那些將領有福了,這一趟回來,等簡幫主登基後,就要封賞他們這批人了,我們京城又要出現一批新的勳貴了。”

加官進爵,這是多麼光宗耀祖的事,然而除了太祖開國時候會大封特封立下赫赫戰功的武將,和平時期很難靠軍功封爵,這次隨著簡樂陽大軍的大勝歸來,跟隨他的這批武將不用說肯定要成為京城的新貴,老的勳貴都要退場了,京城裡永遠缺少不了權貴人士,就像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又會冒出一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