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恩科(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教諭幾人被帶到待客的地方剛坐下沒多久,身穿便服的賀雲章便到了,幾人趕緊起身給縣令大人行禮,賀雲章態度溫和地讓他們不要客氣,但包括教諭在內,沒敢將他的話當真過於隨意。
教諭說了一下如今新丹縣境內的學子情況,並且表態,今後一定要努力為新丹縣栽培人才,又將同來的有望透過鄉試成為舉人的秀才給賀雲章介紹了一下,介紹到誰的時候,該人立馬恭敬地起身,這縣令雖然年紀看上去比他們小,可誰也不敢小瞧他。
“這是簡貴榮簡秀才,雖說出身農家,但自幼勤奮,少年得中,依張某看來是可造之材。”
張教諭自己也是農家子弟出身,一步步走到如今的位置實屬不易,與賀雲章這樣的官宦子弟相比,他們在上升過程中缺少機會,人脈,根本競爭不過他們,所以看到簡貴榮便心有慼慼焉,有意想要提攜幾分,其他幾個秀才家境則要好得多,不是本地的富戶就是經商之家。
至於另一個同是農家子弟的少年秀才,張教諭本也極為欣賞的,在他看來,那杜小秀才比簡秀才還要有天分,哪知道此人心術不正,先是毀親,後又想攀上前任縣令,可百般算計最後卻一場空。
賀雲章端起荼碗,漫不經心地用茶蓋撇了撇浮上來的茶葉,淺淺飲上一口才抬起頭,看向站在面前的簡貴榮,這不是他第一次見到這個秀才了,只是第一次不知道他與簡樂陽的關系,知道是農家子弟出身,印象不算太糟糕,可現在再看到這人,賀雲章眼底深處藏著幾分冷意,是,作惡的簡家二老,看上去跟簡貴榮無關,可那些資料上清楚寫著當年簡家老二與這簡家老三迥異的待遇,簡樂陽的父親能繼續學業成為童生,可不是靠的簡家二老,而是抄書和給別人代寫書信,學業也維持得斷斷續續,可就這樣在別人眼中不可能讀出頭的書生,竟然奪得當年縣試的案首,如果不是後來運氣實在糟糕,很可能本縣會出一個小三元。
賀雲章將簡冬當年的試卷調了出來,不得不說,簡冬擔得起案首的名,沒能繼續考下去實在可惜。
而這簡貴榮卻從未為學業與衣食操過心,雖說是農家子弟,卻與縣內一些富戶子弟過的日子差不了多少,讓賀雲章不快的是,他從頭至尾都無視了他二哥,他的冷眼旁觀,實在讓賀雲章很難相信這是個品行端方的君子,同樣的縣試考卷他一併看到了,這水平與他二哥相差甚遠有關簡貴榮的資料中,無不表明這就是個拼命想鑽營的牆頭草,之前拼命想往前任縣令身邊靠,可姓鐘的一倒,他又立馬撇清楚關系,最近又與這張教諭走得極近。也難怪張教諭這麼多年也沒多大起色,這看人的目光就很有問題,居然將簡貴榮當個好的。
張教諭如此看好你們,那賀某也不能簡單對待了,這樣吧,賀某初來乍到,對如何治理好新丹縣著實有些犯難,你們就以此為題寫上一篇文章,張教諭你看如何?”
“當場寫?”張教諭捋須問。
“自然,你我就趁這段時間手談一局?”賀雲章笑道。
“好,張某人的榮幸。你們聽好了,賀大人想看看你們的真實水平,也是對本縣百姓的一片愛戴之心,你們不可輕忽了。”張教諭對賀雲章拱拱手後轉身對帶來的秀才們提醒道。
如果文章寫得好,能對賀縣令有所幫助,不用說賀縣令也會想著提攜他們,就算沒有,文章出彩的話也會給賀縣令留下一個比較好的印象。
“是,教諭,我等會盡力而為。”
賀雲章拍拍手,有人送上紙和筆墨,有人送上棋盤棋子,賀雲章與張教諭開始下棋,幾個秀才或硏墨沉思,或胸有成竹,已經開始下筆。
簡貴榮眼角餘光從賀雲章身上掃過,當日見到新來的縣令如此年輕,又聽說背景深厚,他心裡是極為妒忌的,特別是今日用那張帶著幾分稚嫩的面孔對他們說著考較的話,簡貴榮這心裡更是止不住地翻騰,如果他有賀雲章那樣的身份,他能做到的絕不止賀雲章這樣的。
所以他除了投了個好胎外,能有什麼是勝過自己的?可現在又不得不向這個比自己年輕的縣令低頭。
不知為何,剛剛的場面讓他生出一種直覺,這個縣令或許不會喜歡他,也是,賀雲章出身官宦世家,交往的人不是大富就是大貴,又如何會瞧得上他這樣的草根出身的人?越是被人瞧不起,簡貴榮越發想要出人投地。
小妺和侄女都到了岀嫁的年紀了,只可惜小妹的相貌,註定了幫不上自己太多忙,倒是荷花,簡貴榮又裝作無意i間掃了賀雲章一眼,可惜這縣令年紀太輕,剛從京城來,荷花又不是太過出色,不可能看得上荷花這樣的,只能另外想辦法了。
等簡貴榮低下頭開始下筆後,賀雲章這才向他們幾人掃了一眼,嘴角揚起一抹不著痕跡的譏笑,目光太過算計,如果簡家不是那樣的人家,沖著他是恩人的三叔,賀雲章也不可能不照顧他的。
賀雲章想到京城的南平伯府,可惜他離開前還沒查出什麼結果,畢竟時間過去得太久,想要不引人注意,不是短時間裡能將過往挖掘出來的。可惜了,他現在對恩人實在幫不上什麼忙,希望平南伯府那邊能盡快出結果。
離開縣衙後,幾位秀才與張教諭道別後,互相之間也客套了一番各回各家。
有人自我感覺良好,簡貴榮屬於不好不壞的那種,等他回了家,劉氏迎了出來,現在在簡貴榮面前小心多了,因為她孃家的事差點連累相公,老太太對她有意見得很,就是老爺子,她也看得出來不太高興,只是一個當公公的不好數落兒媳婦罷了,她現在能做的只有盡力侍候好相公,成為他的不可缺少的賢內助。
相公,“劉氏為簡貴榮倒茶,“我已經打聽到一個好人選了。”
簡貴榮頓時眼睛一亮:“當真?”終於露出了回來後的第一個笑臉,握住劉氏的手親熱地擁住她,“為夫就知道娘子可以的,快跟為夫說說是哪戶人家。”
劉氏露出嬌羞之色,可不妨礙她將打探的訊息告訴簡老三,人選是在府城的,此人是個大孝子,下面有一弟弟自小痴傻,讓老太太頗為不放心,只願在閉眼前能看到小兒子能娶上媳婦只是這媳婦不好婜,差不多的人家誰願意將養大的閨女嫁給一個痴傻兒,太差的老太太又看不上,她覺得她兒子不是缺女人,花銀子還不能買上一個?她就希望能娶上一個讀書人家的閨女,以後好給傻兒子生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這話私底下傳出來沒少讓人背後非議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