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補石山上光華頂,一線極樂一線淵

天下群山雄奇者甚多,補石山獨具一格。山體之險峻,猶如出水的蓮蓬,山體細長,山頂寬大平坦,高聳入雲,上山無路。

鐵雞寺為名動天下的兩寺之一,以輕功和七十二路彈腿功夫著稱於世,冠絕天下。又有鎮寺之寶,號稱天下神兵無堅不破的金剛伏魔杵不歸路,名揚於世。

主寺設於補石山上,大雄寶殿,金頂輝煌。能在主寺修行的和尚,都已經輕功甚高,可以梯雲縱輕鬆登山。山下設鐵雞寺二院,新入寺的和尚,便在二院修行,虔誠的香客也在二院敬香。

由於鐵雞寺的和尚都是高來高去的“行走”,引得山下百姓欽佩不已,言道:鐵雞寺裡出高僧,來去如風行天路。故而想要出家的百姓都願意去鐵雞寺剃度當和尚,以至於寺里人丁十分興旺。

方丈悟仁大師功夫深不可測,年齡近乎活了四個甲子,普天之下,只有五大派之首的桐山派驚鴻老人年齡高於悟仁和尚。

寺內與方丈平輩分的長者還有悟慧羅漢,悟水,悟木,悟土幾位高僧,甚至據傳說,在補石山附近的深山老林裡,還有比悟字輩更高輩分的閉關神僧,只是大家都沒有見過,鐵雞寺的老和尚對此事不置可否。

鐵雞寺遠遠比同樣是兩寺之一的高亮寺興旺的多,尤其是在三戒羅漢圓寂,三思掌院修閉口禪之後,偌大的一個高亮寺,只有三絕僧一人支撐。

但是隻有悟人方丈等寥寥幾人知道,鐵雞寺氣運持續衰敗已有二百餘年,如今外強中乾,已是強弩之末。門派興衰,氣運佔有絕對作用,若是沒有大氣運,即便擁有大智慧、大毅力的武道強者,也會處處碰壁,難成大事。尤其是鐵雞寺這種欲要跳出紅塵之外的門派,更是重視氣運。若非如此,悟人方丈也不會親自下山去將一條吞食了身兼一份大氣運的百年靈狐的老蚺拖回寺內,要化其氣運補充給鐵雞寺。

今日補石山下,一個三十幾歲的和尚長得眉清目秀,目若朗星,高鼻擴口,唇紅齒白。和尚身穿青布僧袍,手持菩提念珠,獨自走到補石山下,抬頭看著高聳如雲的陡峭山體,零星能見到山體周圍如盤旋的老鷹一般運功圍繞補石山飛行的和尚。高頌佛號,而後蹬著山體快速上山,如履平地。

山下二院裡上香的百姓驚呼,讚歎鐵雞寺裡的和尚都是神仙活佛。二院的小和尚也抬頭羨慕,又有一位師兄登上主寺,而且是那位才修行不到十年的蘭真師兄,三十幾歲便能登山,絕對是鐵雞寺和尚裡的佼佼者,自己何時才能練到輕功如此通玄?

再看那位腳踏山體快速上行的蘭真和尚,胸中一口氣持續運轉,半途中沒有可以依附的山體用來換氣,即便是有,若是不能一口氣上山,也不能在主寺修行。

蘭真如一尾流星般快速登山,待到能見到周圍真正輕功通玄,平步青雲踏風而飛的高人前輩之時,蘭真已經憋得臉面通紅。其實只需旁邊的長輩隨便助他一下,他都可以輕鬆登頂,只是這作弊之事對蘭真無意,若是不能以自己的功夫上去,即便到了上面,也不能全心修行。

眾位盤旋的高僧,只是看著這位年紀輕輕的晚輩,若是他實在上不去,倒是可以幫他下山,只是決不可強行助他上山,那便害了這晚輩。

蘭真看到越往上越寬的山頂就在眼前,堅持隨後一段幾乎倒掛而行的短小距離,終於沒有藉助雙手而一口氣行到山頂,最後一步後,這一口內力也已經耗盡。

待到蘭真認真打量起那雲端之上巍峨的金頂大雄寶殿,彷彿置身於西方極樂淨土,安靜祥和,天藍的透徹,陽光明媚絢爛,周圍是無盡的雲海。蘭真立時感覺自身境界又進一步,雙手合十,高聲頌道:“阿彌陀佛。”

“小心。”一聲輕聲的提醒響在耳邊。

蘭真抬頭睜眼,見一血盤大口已經臨近自己。驚得蘭真暴跳橫移三丈,若不是身在崖邊,他定然已經逃出更遠。

只見一條近十丈長的黑色龐然大物一口沒有咬到蘭真,又快速追來。蘭真和尚雖然在山下二院同齡的和尚裡面是佼佼者,甚至早已超過了眾多六七十歲還不能登山的老和尚,但畢竟也是普通人,哪裡是真正的成仙活佛,從未見過如此大的蛇,嚇得不輕。而且這黑蛇頭生獨角,眼大如盆,黃色深邃的眼睛裡面,一道極為細長的瞳孔彷彿無盡黑暗。

這光華頂上,一線極樂淨土,一線地獄深淵!

這條老蚺,一個頭顱就比蘭真和尚還沉,那巨大的身體靈巧有力,快速滑動,追著蘭真和尚咬,成人胳膊粗細的尖牙,只需一口,必然取了蘭真性命。

待到蘭真從驚嚇中緩過神來,想到這大雄寶殿之前,不可能有真的妖魔當道。於是只把那大蛇當做尋常之物,以他能登上補石山光華頂的輕功,靜下心來,那老蚺當真追不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