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章易石派身居山內,病癆鬼怒對武帝

離開武帝城已有近二十日。自從臘月初七,江湖高手匯聚武帝城後,一場雷聲大雨點小的戰鬥結束了,以十來個剛剛問道還未闖出名氣的大俠被屠戮為終結。這在以往,必是驚天大事,一場打鬥,死了十來個問道高手,這還了得。

可是在那一天,在那麼多頂尖高手出手的耀眼光輝下,更在這幾年江湖大氣運,每個月都有人成功問道的豐收時節,問道高手已經不那麼值錢。死了就死了,沒人在意。大家更為在意的是,武帝統一了一大幫江湖門派。剩下的人被以驚鴻老人為首,卜神胡佔山為主事人的同盟拉攏在一起,以求自保。更有一夥窮兇極惡的極樂教徒散佈江湖,那極樂教主的功夫,超過驚鴻老人,成為當世第一高人。

臘月月末,正逢大寒,天氣晴朗,寒意滲人。

易石派坐落漠北,向來行事低調,不像其他大門派,殿宇高閣,巨匾飛簷,雕樑畫棟。而是鑿山而居,桌椅板凳,就連炒菜的大鍋,皆為石頭。故而投奔易石派拜師學藝的人,遠遠不及其他及各大門派。

易石派身居易石山裡,據說開山祖師尋遍大江南北,才找到這整個山體為一塊無痕巨大花崗岩的好地方,開山為穴,鑿穴為洞,闊洞為殿,積殿為門,慢慢抽枝發芽,開花結果,才有今日的五大派之一。

易石派門規,除了身上穿的衣服,一切生活用具,都是自己用石頭雕琢而成,睡的床,躺的枕都是石頭,不可有一絲綢緞棉布,違者,門規處置。

今日易石山山體之內。有百丈廣場,上方鑿破山腹,有幾扇大窗,角度分寸十分講究。陽光灑入,山體內毫不昏暗。

廣場之上,幾十個少年正在相互打鬥,砥礪武功。這些人從十來歲到三十幾歲不等。

可以看出,互相打鬥之人。都是找的棋逢對手的師兄弟,往往年齡也差不多。唯獨有一對互相打鬥之人,年紀大的似乎有二十來歲,年紀小的才十來歲,二人相差一頭多,十分惹人眼球。

這對青年,小個子將大個子打的節節敗退,倒不是因為小個子武功厲害,而是那二十來歲的青年動作十分笨拙,似乎完全沒有習武的天賦。

“段長情。”一聲冷漠的聲音叫到。

眾人聽到聲音。趕忙住手,齊聲道:“天行師伯。”

來人正是易石派掌門易孤行的二弟,易天行,掌管易石派門規戒律,此人剛正不阿,鐵面無私。

易天行來到眾人跟前,看著那個功夫最為不長進的青年說道:“段長情,你可知錯?”

名叫段長情的二十來歲青年低頭不語,咬著嘴唇似乎很是害怕。

“師伯,長情知錯。”青年怯懦的說道。

“?”

“我入門九年。功夫在眾師兄弟裡排在倒數第二。”

“要不是上個月入門的小崇濤來了,你還是倒數第一。”

眾師兄弟偷偷掩嘴而笑,就連那個入門兩年,一直和段長情打鬥的孩子都在笑。半年前他就能打得過長情師兄了,早就想換個對手,如此下去,自己會被他拖累的,他現在就盼著剛入門的小崇濤努力些,過個一年半載。把長情師兄換了,自己和小崇濤打,都比陪著長情師兄原地踏步強。

“還有什麼?”易天行冷著臉問。

“弟子,琢磨石頭的功夫也是差的不行。”段長情低著頭說。

“易石派弟子,生活用品都是自己用石頭雕刻,一是要增長眾人硬功力道,再而磨練性子,三是掌握微妙細小之處,對武功進步大有益處。可你,你用的筷子比擀麵杖細不了多少,你用的碗,比別人的臉盤還沉,真是朽木不可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