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章 大真人法鬥活佛,靈少爺再進道觀(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一四八章:大真人法鬥活佛,靈少爺再進道觀
先天道胎的万俟煜陶,自小聰慧過人,耳聰目明。更是從不得病,就連傷寒發熱都一次沒有得過。唯一的缺點,就是愛哭。
興許是他太過聰明,從小就知道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簡單道理,故而小時候就養成了習慣,到如今,已是控制不住的動不動就流淚。
西域三大法王之一,人間羅剎佛,佛法高深,不枉殺,更不會淫邪。而雙修之法,則是為了參天地之大造化而已,絕不是這人間女法王耐不住寂寞。
古籍真言道:陰陽兩齊,化生不已。若還缺一,則萬物不生。故真一子臼:‘孤陰不自產,寡陽不自成’。是以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媾精,萬物化生。常道即茲以為日用,真源反覆,有陰陽顛倒互用之機。人能煉之,可以超生死。
而人間羅剎佛之所以選中万俟煜陶,只因為法王本身佛法精深,而万俟煜陶先天道法自然,佛道兩相宜,必是人間大造化。
焦陽道長身為天下道統的執牛耳者,其道法之高,早已超過自身武功太多。就連鴻飛真人,在道法一途,也是不得不承認差上焦陽師兄一步半。
不止是人間羅剎佛看出了万俟煜陶身帶道家氣運十三丈三,三能方丈、悟仁方丈也早就看出,只是先天道胎雖奇,卻予佛家無用,故而兩位中原高僧誰也沒有說破。
道家真人鴻飛道長與焦陽道長更是一眼就認定万俟煜陶是千年興道之人,要好生培養。雖然讓万俟煜陶與女法王雙修會使他瞬間功力大漲,甚至一步問道都不是不可能,但卻會使他純正的道家氣運變得駁雜,註定不會在道統之上有絕頂高度,最好的情況,也至多與焦陽道長道法持平。
一僧一廟即一門的大自在佛在牛角山上時就感知到了同為法王的人間羅剎佛的氣息,一直留意。直到片刻前,那股西域佛門獨有的參天佛法驚世,半邊天際金蓮怒放,大自在佛知道人間羅剎佛動了真元,這才一路趕來。
而鴻飛道長,本就沒有急著離開莘莘學宮。他對這位穿著破爛,面容枯槁,卻滿身金光佛氣的西域僧人充滿好奇。
論道之後,鴻飛道長就與西域高僧攀談起來。一個佛門高僧,一個道統真人,說話都語帶玄機,晦澀難懂,但二人卻聊的心心相惜,情投意合,甚至相見恨晚。
高大和尚察覺天際變化之時,和顏道士也是察覺。二人幾乎同時向著一方奔跑。興許是和尚揹著寺廟的緣故,究竟是慢了一籌。
此時天上,一人白色僧袍飄飄,一人黃紫道袍獵獵。滿耳仙樂齊鳴,梵音嫋嫋。西邊金色卻不刺眼,東方紫色卻是亮堂。
兩尾大紅鯉魚遊弋穿梭,時而躍出“水面”,時而歡暢前衝。那數百朵金蓮,每每移動位置,欲將紅鯉魚截住,鯉魚就穿梭尋找出路。佛道鬥法,玄妙異常。
長眉和尚滿臉嚴肅看著上方。鴻飛道長倒是看的松心一笑。天上這二位人間神仙,只是以道論道,佛法與道法要較個高低,不會有生死之爭。
但佛法與道法哪有真的誰高誰低呢?不過是修行者自身實力高低罷了。
“一氣三清勢更奇,壺中妙法貫須弭。移來一木還生我,運去分身莫浪疑。”隨著話語,空中的焦陽道長早就沒了懶散的樣子,腰板筆直,手中拂塵向左一丟,腰上褐色葫蘆向右一甩,分別又出現一個焦陽道長,三人面貌一般不二。彼此相互看了看,點頭示意,而後哈哈大笑,一人捋須,一人正冠,一人抖袍,而後各自大踏步走向人間羅剎佛,隨手撥弄開擋在面前的金蓮,款款走過去。
“妙哉,妙哉,焦陽師兄的一氣化三清,道法通玄啊,哈哈哈。”鴻飛真人抬頭看後大笑。
人間羅剎佛看向對面走來的三個道人,三人都是真的,也都是假的。法王口中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如泡影,如霞亦如電,當作如是觀。”
說罷,人間羅剎佛亦是虛空前走。迎面撞上一個焦陽道長,那道長即刻化為須彌。女法王再次撞上另一個焦陽道長,眼都不眨,那道長再次消失。
“慧眼識真。”地上皺眉的和尚道。
直到走到最後一位焦陽道長身前,女僧人和老道同時停步。
葫蘆又掛在老道士腰上,拂塵也不知何時拿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