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章古今忠厚仁義使,天下百年一春秋

自從南宮裂天派人進攻幾個大門派之後,使得兩觀、聖林鏢局、蒼城派、桐山派、獨勝門以及以胡佔山為首的江湖散人更加團結,因為單拎出來任何一派,再強大也不是武帝城的對手。

同時在南宮裂天心裡,也更加確定了胡佔山為其心腹大患,此人不除,骨鯁在喉,難以安睡。

中原江湖一團亂戰,倒是讓大舉進攻的極樂教徒肆意禍害了江湖一把。除去高手聚集的地方,其他各處遍地開花,烽煙四起,血流成河。

這一日風和日麗,除去各門派派出去極少數人手清理極樂教徒外,倒是都很平靜。只是這風平浪靜之下,人們都覺得暗湧攢動。平靜的日子過的也不踏實。

武帝城派出去大量人手四處清繳極樂教徒,一來彰顯武帝一統江湖後為江湖做主,二來伺機收羅散在天下的可用之才為己所用,三來砥礪手下功夫,這兩年問道之人太多,可功夫虛浮的很,需要生死相搏才能精進。

這一日立春,看到本不該此時發芽的柳枝吐了新綠,紅鯉魚也早早躍出了河冰,都是暖春的前兆。

城府深沉的南宮裂天閒來無事自己溜達出武帝城,換下武帝專屬的一身燙金帝袍,穿的粗布衣衫,乾淨整潔。

武帝城與駝駝嶺之間的白鶴城極為繁華,相傳曾有大真人邱道玲駕鶴而落,掬上一捧清澈井水飲過,再次駕鶴而飛,故而此城改名白鶴。至於真偽,三千多年前的事,全且當成哄孩子的神話,真又如何,假又如何,有能耐你也駕鶴而去啊。

這城頗大,市井繁華。

城中最大的酒樓高四層,三層樓已是工匠築樓的極限,可趙掌櫃財大氣粗,人生信條就是隻要再努一把力,就會看見新的曙光。他也是憑著這信條從一個窮小子打拼成城中第一酒樓的大掌櫃。

說是掌櫃而非老闆,是因為這白鶴城九成商鋪都歸天下富甲張金山所有,只是天高老闆遠,這白鶴樓除了按期上繳定額收入,一切事宜都由趙掌櫃一人說了算。

趙掌櫃非要冒險在三樓之上再加一樓,酒樓高過城樓。名副其實城中第一樓。

上四樓吃飯的人非富即貴,或有武,或有錢,或有勢。

一樓二樓成了最熱鬧的地方,一般人不敢上三樓,怕一個不小心惹惱了在四樓醉酒滾到三樓的大人物,招來無妄之災。

今日三樓之上只有寥寥幾個客人,樓上喧囂樓下熱鬧,唯有此處最是清靜。

有一老一少二人上樓,這老者,風骨偏偏,氣態平和,中庸儒雅,雖是華髮滿頭,卻也蕭然倜儻。此人年輕之時,必是周正俊男,年歲稍長,更顯穩重。

這少年身材微壯,面板較白,吊眼下垂,下頜骨小,下巴上的贅肉與脖子配合默契的一個小破下來,一笑兩頰盡是道道“酒窩”。

老者走路穩重端莊,仿若步步生蓮,儀態大方,走到一張桌前,撩衣襟端坐。

這少年倒是一副孩子心性,揹著大大的四方書簍,內裝書籍和棋盤,書簍外還綁著箜篌。少年咧著大嘴笑呵呵東看西看,站在三樓,倒是能看遍大半個白鶴城。

“先生先生,這城好大啊,這樓好高,能看出去好遠。”少年興致勃勃的說道。

老者輕撫鬍鬚,笑呵呵的點頭看著少年說道:“市井繁華,當興之地。”

“先生先生,遠處有雜耍啊。”

“先生先生,對面有家棋院,取名‘稽上’,咱們要不要去手談幾局啊?”

老先生笑道:“‘稽上’者,先賢當儷氏於稽上山上擺棋百盤,勝九十九,無人再敢搏弈,一上山樵夫,因家中悍妻偷人,責罵與他,心中不快,見老者擺棋于山腰。樵夫不知擺棋人是誰,問之,答曰當儷氏,樵夫終日打柴,不知聖賢,心中自然無崇敬壓力,便與之對弈。

樵夫十分認真,一局手談,彷彿過去若干年,棋盤中仿若有生老病死,爭權奪利,勾心鬥角,榮華富貴。終於一局結束,樵夫竟多於聖者一子。

聖者哈哈大笑,揚言終於有人勝他,薪火可傳,於是傳一棋譜給樵夫,樵夫言道,我既已勝過先生,何須受先生棋法?故而未收棋譜,繼續上山砍柴,才發現手中斧頭木柄已朽,斧頭鏽蝕。遂下山,回村後見村莊不是自己的村莊。

來到自家門前,庭院也不是自己的庭院。門前一白髮老者含飴弄孫,上前躬身道:老人家,這裡可是羅家村?

老者含笑抬頭,見樵夫大驚,看上片刻,老人跪倒叩頭,聲淚俱下,口中喊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