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高亮寺裡有高僧,歐陽怒被三思罵(第1/2頁)
章節報錯
世人皆知江湖上有兩寺,而不知天下萬寺。高亮寺的師傅們各個都是溫婉的性子,無論香客還是山下的施主提出什麼請求,都沒有高亮寺的和尚不答應的,即使再難,只要不違背心中佛念,一定會應允並且做到。比起同樣聞名的鐵雞寺大師們高來高去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百姓們心中更是覺得高亮寺和尚平易近人。
北方的雪總是比南方的大,今日這場鵝毛大雪下了兩天了。山下積雪足有半個成年人高,四五歲的孩子們躲著大人在雪裡打地洞,任由母親怎麼叫他們都不出去,偷偷的捂著嘴巴笑,直急得母親都快落淚了。雪洞中可以堆出桌椅板凳,“房頂”是亮的,裡面也不用點燈。一直玩到天色暗了,再不回去怕黑洞洞的雪房子裡萬一來了偷雞鬼,把自己的小弟弟咬掉以後可就沒法撒尿了,這才不得不跑回家,晚上可想而知,跑不了一頓毒打。
大雪下個不停,但這絲毫不影響香客們爬山去高亮寺燒香的熱情。人來人往,摩肩接踵,石階兩旁是厚厚的大雪,石階上已經被走得不見一片雪花,溼溼的地面也阻礙不了虔誠的香客五體投地朝拜而上。
大雄寶殿上方數百年間一直是紫氣纏繞,從來沒有斷過香菸。寺內一棵三四人環抱的大柏樹,據說有三千年的高齡了,屋舍幾經修繕,它都見證過。
寺內幾十個和尚在同時掃地,因為這場雪太大了,就連方丈三能高僧,以及羅漢堂三戒長老都出來掃雪。只有掌院三思大師坐在院中小桌前,為香客測字算卦,測字的隊伍長長的排到了半山腰。
這高亮寺以銅皮硬手的功夫著稱於世,據說各個都是金剛體魄,刀槍不入,寒暑不侵。方丈三能聖僧更是有“三絕”的傳說,可是世人只知道其一絕為禪杖,名為“低眉”,二絕為那串千年加持傳承名為“怒目”的佛珠,再也沒有人知道大師的第三絕是什麼功夫,但百姓們堅信大師是有第三絕的。
羅漢堂的三戒長老長相嚇人,左額面是黑色的死皮,連眉毛都不長,右半邊面目正常,但是總是一副不苟言笑的表情,一條長長的白眉垂至顴部。
唯有掌院三思大師,據說什麼武功也不會,他是方丈的小師弟,比方丈整整小上八十歲,而方丈高僧據說今年已有二百零一歲高齡。這位三思掌院聰慧過人,佛理精湛,講禪天下從無敗績,而且此人詼諧幽默,有時做的事情,與平常百姓無異,甚至做的一些事,像市井無賴一般,但那只是對待特殊人的做事方法,他從來都是講道理的。這不,全寺上下,連大和尚帶小沙彌,只有三思大師凍的瑟瑟發抖,鬍子上都快結冰碴了,一邊給香客解籤,一邊打噴嚏,惹得排隊的香客又是心疼,又是好笑。
“大師、大師。”門外跑來四五個莊稼漢,各個氣喘噓噓,在寒冷的天氣下噴出粗粗的白霧。“大師,我家房梁被大雪壓塌了,正趕上一個小師傅去化緣,房梁折的一剎那,那小師傅用手將房梁撐了起來,救了我全家性命。現在那小師傅還苦苦撐著呢,這方圓幾里只有高亮寺離得最近,而且有合適的小松樹,他讓我上山找大師砍一棵小松樹,當房梁去,現在小師傅已經撐了一個多時辰了,不知道是不是快不行了。大師救命啊。”漢子滿臉焦急的說道。
“阿彌陀佛,想必那小和尚是慧來,施主不必擔心,你們且去寺後挑選一顆合適的樹砍了去,慢慢來不用著急,慧來再撐個十天半個月也不打緊的。”方丈慈祥的說道。
“哦,是這樣啊,那我們就放心了,就聽大師的,我們去後面砍樹了。”幾個漢子聽了方丈的話堅信不疑,沒有了來時的慌慌張張,閒散的種田生活養成了無憂無慮的性子,慢悠悠的向寺後走去。
方丈繼續拿起掃把低頭掃雪。香客絡繹不絕
三戒長老邊掃邊開口道:“方丈師兄且放心,我自有分寸。”
“三戒師弟要當心啊,不然三思師弟定會追著你嘮叨一兩個月的。哈哈哈哈。”兩位高僧邊掃雪邊低頭聊天,話語不著邊際,讓人摸不著頭腦。
片刻後,香客之中走出一位年輕人,二十出頭,體態中等,氣宇軒昂,眉眼間透著一股銳氣。“大師,晚輩歐陽煉我,前來求教武功。”
和尚低頭掃地,沒有搭理年輕人。
這年輕人就是贏了長孫不二而一夜成名的江湖俊傑歐陽煉我,人稱凌遲,可見其功夫的犀利,雖然後來被長孫不二狠狠的揍了一頓,而且跑去武帝城沒敢進門便走了出來,但他的大名已經聞名江湖了。
“大師,晚輩歐陽煉我,前來求教武功。”
“大師,晚輩歐陽煉我,前來求教武功。”
一連說了三遍,都沒有理他。年輕人沒有動怒,撲哧一笑,拱手道:“晚輩得罪了。”說罷,以他為中心,一股氣浪噴出,一堆堆剛剛掃好的雪堆被掀起,香客們也是吹得東倒西歪,坐在小桌後測字的三思高僧愣是給吹倒在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時三戒和尚才抬起頭看向年輕人。“施主就是江湖上人稱‘凌遲’的歐陽煉我少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