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齊光反應過來:“不是。”
末了, 他在後面添了一句:“但也算和那個孩子有點關系。”
同是地裡種出來的,他們勉強能夠稱得上是同類吧。
他再一次向這個看起來有點胖胖的大嬸確認了一遍:“顧朝陽的家,是住在這個院子裡吧?”
沈阿姨點點頭:“對,小顧他早上帶著孩子出去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要不, 你到我家裡坐一坐, 我們這邊離得近,到時候從陽臺上喊一聲, 就知道人回來了沒有。這麼大的太陽,站在這裡多曬啊。”
齊光再一次的確認自己那些亂七八糟的夢境是現實,他懸著的一顆心終於落了下來:“謝謝,不過不用了……”
他不是很喜歡和別人有太近距離的接觸, 來這裡也是為了顧朝陽。
顧朝陽這會正在鎮子上的書店裡, 完全不知道有個人站在自家門口等著自己。
小金人睡過去之後,就一直沒有醒過來。他雖然擔心,但也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在一旁守著,日子總歸還是要過的。
而且今天一大早, 他剛煮了兩碗西紅柿荷包蛋面,《青年》雜志的編輯就打電話過來了。
年輕的小夥子聲音客客氣氣的, 顯得特別有禮貌:“朝陽老師, 之前您和我說要寫的那個稿子, 寫好了嗎?”
上次交流之後, 顧朝陽就給對方說了幾個大綱, 細綱沒想好,但故事的設定很有意思。
聽到長風的話,顧朝陽不由得有幾分心虛。
這幾天顧朝陽又是買床,買空調,又是裝潢屋子的。
一天中大半時間都在和工人們打交道,剩下的時間又為鐘離修和齊光操心。都快把自己的稿子拋到腦後去了。
不過臨到晚上的時候,他還是會抽出時間來寫一些,但這麼幾天下來,字也沒有寫多少。
“那個,寫是寫了點,怎麼突然打電話過來?”
主要還是因為沒有電腦,他想的東西都只能手寫,手速跟不上腦速,這要擱在之前,腦海中打好了腹稿,噼裡啪啦地一小時就能敲完三千字,哪裡像現在。
“朝陽老師,您在聽嗎?”
編輯長風的聲音從電話裡傳過來,把懷念過去的顧朝陽從回憶裡拉出來。
“是這樣的,您應該知道《青年》非常注重讀者的體驗,每期刊物都會由讀者投票,選出本期最喜歡人氣最高的文章。恭喜您,上一期,您的《父親》入選了,很多觀眾非常喜歡您的稿子。”
“哦哦,是這樣。”這個他有看,《青年》雜志之所以是一流的雜志,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非常注重讀者的體驗。
這個時代沒有網際網路,統計不大方便,但他們還是在雜志上開通了讀者專用郵箱,作家投稿一個地址,讀者回饋一個地址。
每期讀者想要寄給雜志社的信件都會由專門的編輯檢視閱讀,而寫了寄給作家的東西,雜志社也會轉交,每期還會有評選,以便《青年》能夠適當根據讀者的口味進行對稿件的篩選,這樣才會讓雜志永遠不落後於時代,不會被大眾拋棄。
長風又說:“您後面寄來的兩個故事,我們也看了,稿子都過了,片酬也已經同過彙款單和我打這個電話過來,就是想問一問,您方便的話,能不能成為我們雜志的約稿作家?”
沒有等顧朝陽回答,他又趕緊說:“對了,還有讀者給您寄了禮物,是家鄉的特産,雜志社託人寄到雲水鎮的郵局了,今天應該差不多到了。”
這個家夥是在用禮物誘惑他嗎,顧朝陽深吸一口氣:“約稿作家是要定期交稿的對吧。”
寫短篇雖說千字不低,但一篇精巧的短篇需要很長的時間構思,遣詞用句都要再三打磨,其實很耗費心血。
他現在不算很窮,就想試試看長篇連載,本來時間就不算很充裕。
“對,但一個月只要交23篇稿子就可以,當然會根據文章的內容進行一定的修改刪減,比起其他的作者的話,如果是雜志社約稿,會一定地放寬條件,不管是審稿的速度,和文章出版的速度,相對來說也會快幾天。”
喬追風開始滔滔不絕地試圖說服顧朝陽。
這些天他都會時不時地打個電話來問好,催一下進度。畢竟之前作家朝陽是真的很勤快,短短幾天就寄來了幾篇稿子,都是手寫稿,而且質量很高。
這些天雜志社內部新老交替,之前給青年供稿的幾個作家解除了合約,他覺得這個朝陽很有潛力可以挖,多少想嘗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