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登湖》第二遍讀完了

這本書的作者是被譽為“美國自然文學之父”的美國作家、哲學家梭羅。作者以隨記的方式,用18篇散文記述了自己親歷的兩年兩個月零兩天自建小木屋獨居林邊湖畔耕種垂釣閱讀思考寫作的野居生活,外加一篇蘊含深邃哲理的尾聲,其創作本心是:人在能滿足基本生活所需的基礎上,應該將更多的精力用於親近自然,以滿足自己在精神方面的需求。僅就此觀點而言,倒是與我一直以來給自己確定的“生活簡樸,精神富有”的生活指南很吻合,所以在尚未開始閱讀之前,就先入為主覺得應該很有興趣認認真真讀完這本書的。

然而,當我懷著極大的興趣開始閱讀之後,說實話,讀第一遍,尤其在讀前面幾篇時,我是有些許失望的,甚至失望到有的篇幅竟然沒有耐心認真讀下去的意願,總是在澀澀巴巴閱讀的間隙,時不時地翻看還剩多少頁就結束這一篇了,尤其在讀第一篇“生活之經濟”時更是這個樣子。但是,當我越往後讀越感興趣的時候,我明白自己已經喜歡上這部作品了。於是,當讀完第一遍以後,我決定從頭開始再逐篇認真閱讀一遍。隨後的閱讀體驗證明,我這個決定是非常正確的,作者確實是個相當有趣的人,他以自己獨特的視角觀察世界,以自己奇特的實踐體驗生活,並以自己不同於尋常人的思維經緯度潛心思考落筆成文……他歷時七年數易其稿成就的散文集《瓦爾登湖》值得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用心研讀。

當然,作者的某些虛幻的,超現實的,唯心的,夾雜著神論意味較重的一些思維脈絡與表達方式,有時候還是挺難以引起唯物主義讀者的共鳴的。

此外,我還是堅持認為,作者就某些情節的敘述手法略顯囉嗦了。在認真閱讀第二遍的過程中,我曾有那麼幾次小心翼翼地請問作者同一個問題:你有必要就一個並不複雜甚至很簡單的觀點不厭其煩地引經據典,從不同的思考角度如此耐心細緻地進行講解和論述嗎?

當然,作者興趣廣泛,博學多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曉東西方文化和相當多的歷史知識,對於自然景物和當時的社會現象觀察入微,想象力極為豐富,思維非常獨特,文字表達能力超群,這些都是相當了不起的!

作者在“春天”一文中寫道:吸引我到森林中來居住的原因是,我要生活得閒適,並有機會目睹春天的來臨。他不但真正做到了,而且還寫出了一篇舉世無雙的絕佳美文!

總之,瑕不掩瑜,《瓦爾登湖》確確實實稱得上是一部值得認真閱讀的好書!

相信,在社會節奏不斷加快的當代和未來,人們在物質生活與精神需求方面必將出現失衡與困惑,宣洩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比如眼下好些媒體平臺上大肆氾濫的吃貨影片,而《瓦爾登湖》便是一劑可以醫治此類社會病的良藥!

恕我拙見:無論社會如何發展,《瓦爾登湖》永遠不會過時!

喜歡民間春秋請大家收藏:()民間春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