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回 捕捉商機巧賺錢
章節報錯
兒時期盼過大年,如今變成號角聲;靈活經營善調研,捕捉商機巧賺錢。)
光陰荏苒日月交替。不知不覺之間,金秋結束寒冬也即將過去,新的一年已經在向信心百倍高高興興經營“昌盛絲綢行”的老鄉四人招手了!
對於耿正兄妹三人來說,自從南下以來,那一個又一個最最被中國老百姓們看重的節日——春節,早已經沒有了記憶中孩童時期的那種無比的喜悅和迫切的期盼。尤其在離家日久又失去爹爹後,每一個春節的來臨更是變成了一次又一次催促他們加倍努力,透過自己的智慧和勞動多多賺錢,快快賺錢的號角聲了。而如今,他們來到杭州城之後的第一個春節,在辛苦和繁忙中又如期而至了。
我國的老百姓歷來把春節稱作“過年”,是國人最看重的一個傳統節日。按照杭州城裡各商行的習慣,從年三十兒下午開始,至正月初三下午,全城內各個大小商鋪都是關門歇業的。於是,李老鄉熱情地邀請耿正兄妹三個去自己家裡過節。想到老家人一貫堅持的過年必須在自己家裡的習俗,也想到一年到頭辛苦操勞的李老鄉很不容易,兄妹三個婉言謝絕了李老鄉夫婦的好意。
耿正說:“謝謝叔叔,我們還是自己過吧,正好也收拾一下家裡的東西,英子還想乘這個時間把我們的被褥拆洗拆洗呢!咱們開店這都多半年了,您很累的,也正好乘著過年歇業,好好地休息幾天。再者說了,嬸子孃家那邊有不少親戚呢,你們也該是走動走動的。我們三個初一晚飯後,過去給您和嬸子拜年,看看弟弟妹妹也就是了!”
聽耿正如此說,善解人意的李老鄉也就不再堅持了。
春節過後,和杭州城內其他商鋪的情況一樣,“昌盛絲綢行”也在正月初四上午再次開門營業的。而似乎只是一眨眼的功夫,正月十五又快要到了。
正月十五在古書上稱作上元節,俗稱“元宵節”,不但是一個非常重要和特別喜慶的傳統節日,而且還是國人的情人節呢!在江南打拼這幾年來,耿正兄妹三人發現,我國南北各地歡度元宵節的風俗習慣幾乎是一模一樣的。不管是最早在漢口鎮上,還是其後在武昌鎮上,以及在jdz上的那幾年,在元宵節的前、後各一天,也就是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這三天內,每一個鎮子上的所有人家,都會在自家的門樓兩側掛起紅紅的大燈籠,而且在元宵節的中午都會吃元宵,晚上還要賞花燈。當然,老家人過元宵節的時候,元宵是在晚上賞花燈之前吃的,家家戶戶的午飯一總兒是餃子。
然而,不管元宵節那天家家戶戶必定會吃的元宵是在這一天的中午吃,還是在晚上吃,無一例外的是,賞花燈都是元宵節前後三天內的重頭戲!而那些青春年少的男男女女們,則會乘著全民賞花燈的良機,悄悄地尋覓自己喜歡的人,然後羞答答地告訴爹孃,讓父母做主託媒婆上門提親。已經有了婚約,或者雖然尚未確定婚約,但已經彼此有了愛慕之心的年青人們,也會在這個時候私下裡偷偷地約會,互述思念之情,順便再互贈一些可以傳達愛意的小禮品。
善於捕捉任何一個商機的耿正和耿英看準了這個小小的機會!他倆早早地就和李老鄉商議了這事。於是,李老鄉親自出馬,提前兩天就以很低的價格,批發到了上百件漂亮精美的絲綢帕子、絲繡小飾品和小香包,並且還由耿正執筆,將“賞燈莫忘來昌盛”的喜訊用大紅紙寫了,早早地張貼在“昌盛絲綢行”的門口。果然不出所料,推遲關門的“昌盛絲綢行”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年青顧客。來買這些小物件兒的人們,根本就不問這些漂亮精美小東西的價格。不到半個時辰,上百件絲綢帕子、絲繡小飾品和小香包,就被那些幸福羞澀的年青人,以數倍於批發價的價格全部搶購一空了。
由於元宵節賞花燈是要持續三天的,老鄉四人就向那些由於沒有買到這些小禮品而顯得有些失望的年青人許諾:“請各位明天再來,我們保證滿足你們的要求!”
第二天一早,李老鄉和耿正趕快分頭去各家絲綢批發市場選購這一類小商品。當天晚上,前來購買的人們再次蜂擁而至。就這樣,這種不起眼兒的小商品居然在極短的時間內,為老鄉四人賺得了不菲的利潤。
此外,每逢新季節來臨之前,老鄉四人都會在熱情銷售已經進貨的各種絲綢面料的同時,想方設法地向顧客們打探到不同人群的個人喜好,提前批發備足下一步有可能熱銷的各種絲綢商品。而且,在耿正兄妹三人的建議下,“昌盛絲綢行”在經營絲綢面料的同時,又逐步增加了一部分絲綢成衣和其他一些適銷的絲綢製品,從而擴大了經營的範圍,利潤空間也隨之增大。
如此,善於察言觀色和靈活經營的耿正兄妹三人深得李老鄉的器重和賞識,“昌盛絲綢行”也很快就發展成為杭州城裡集絲綢面料、絲綢成衣和其他絲綢製品為一體的大商行。雖然談不上日進斗金,但在同行業中已經是名聲鵲起,日益引起人們的熱議了。
喜歡民間春秋請大家收藏:()民間春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