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瞧病開藥方,喬氏精心細調理;耿老爹身體漸康復,小青找機會近耿正。)

耿老爹已經在地鋪上躺了整整三天了。儘管腰腿和胳膊慢慢地輕鬆了一些,但卻感覺渾身痠痛起來,一點兒勁兒也沒有。心想,自己的身體一貫都是很健康的,即使頭痛腦熱的小毛病也不常見。可這次是怎麼了,莫不是得了什麼大病?這心裡邊一旦開始焦慮起來,身體就更不得勁兒了。躺到第四天,竟然發起燒來,飯量也大為減少。

這一下大家都著急了。喬氏趕快請來一位老中醫為耿老爹瞧病。老中醫經過“望、聞、問、切”之後,胸有成竹地對大夥兒說:“放心,並無大礙。只是因為勞累過度,再加上通透大汗之後受了風。只要以芫荽、生薑、紅糖熬湯,大量地趁熱服下,使之充分發汗,並避風幾日。同時,還需要煎幾副中藥調理一番,再靜養一段時間即可痊癒了。眼下如果不想多吃飯,不必勉強,只要多照顧喝些水就可以了。”

大家方才放心。

老中醫當即開了藥方。喬氏給耿正帶了一些銀子,讓他陪同老中醫前去抓藥,自己趕快做芫荽、生薑、紅糖水去了。

當日午飯前,耿老爹一口氣趁熱喝下三大碗芫荽、生薑、紅糖水,然後蒙上被子出了一身的大汗,高燒退了一些。喬氏吩咐耿正兄妹仨:“老中醫讓避風幾日,你們可要好生照顧啊!”

大家點頭。耿正說:“娘娘放心,爹有我照顧呢!”

中午,耿老爹還是沒有食慾,只是又喝了三碗芫荽、生薑、紅糖水,就繼續睡覺去了。臨到傍晚,才勉強喝了一碗新熬的兩米稀飯。

好好地睡了一個晚上後,耿老爹略感輕鬆一些了,基本上不再發燒。

以後幾天,細心的喬氏儘量變著花樣兒給耿老爹做一些可口的飯菜,並且一早一晚親自按時煎藥。耿家兄妹,尤其是耿正,一步不離細心照顧著爹爹……

真正是“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三天以後,耿老爹的身體才慢慢恢復起來。

又過了兩天,抓的中藥已經全部服完,耿老爹感覺身上有些勁兒了,就提出來想去街上走一走。

一聽到爹爹說要出門,耿直自然是一定要跟著的。

耿正也準備去,耿英說:“哥,這幾天你照顧咱爹很累的,有我和小直子跟著就行了,你自己歇著吧!”

耿老爹也說:“有你弟你妹跟著就足夠了,你自己歇一會兒吧!”

耿正想一想說:“也好,那我就自個兒睡一會兒嘍!”

目送弟弟和妹妹陪著爹爹出門兒去了,耿正轉身回來掩上屋門,側身躺在地鋪上試圖能夠睡著一會兒。

喬氏這些天也怪辛苦的。想到繡花用的絲線不多了,正好出去買一些,順便也走一走。看這爺兒三個出了門,就對小青說:“姆媽也想出去買些繡花線呢,你去不去?”

小青說:“我就不去了吧。最近一直很忙,我那塊兒絹子還沒有繡完呢!”

喬氏就自己去了。

現在,家裡只剩下耿正和小青兩個人了。小青的心裡既高興,又不安。她很想借此機會和耿正說些什麼,但又不知道從何說起。她拿著那塊兒還沒有繡完的絲綢手帕,在西邊屋裡的地上轉兩圈又坐下,剛坐下了又站起來,哪裡還有心思繼續繡下去!

仔細聽一聽,東邊屋裡一點兒聲音也沒有,心想:難道說耿正真得這麼快就睡著了?又一想,不對呀,哪裡有半上午就瞌睡的道理呢!於是,她輕手輕腳地來到過廳裡,隔著門再仔細聽一聽,好像耿正翻了一個身。小青的心裡飛快地琢磨著,怎麼樣才能引起耿正的注意來呢?

有了!只見她轉身輕輕地返回了西邊的屋子裡。突然將一把椅子踢倒,自己也“撲通”一聲跌坐在了地上,隨即“哎喲!”驚叫一聲。

這一聲驚叫把東邊屋裡的耿正給嚇得一個愣怔。他本來就睡不著,正在想著千萬裡之外的故鄉呢。聽到西邊屋裡的聲響和小青的驚叫,趕快爬起來就往門外衝去。

西屋的門大敞著,小青還坐在西屋門裡邊的地上,一把椅子倒在一邊。

耿正站在門外著急地問:“小青姐,你感覺如何?腰腿能動嗎?如果能動,我扶你起來;如果痛得厲害,千萬不要亂動,我去叫懂得骨傷的人來!”

看到耿正著急和認真的樣子,小青的心裡感覺暖暖的。她小聲兒說:“不要緊,能動呢,也不太痛。你快扶我起來呀!”

耿正這才跨進門來伸出手去欲扶著小青的胳膊讓她起來,但小青已經伸出手來,耿正只好讓她扶著自己的手站起來。看到小青動作自如,耿正放心了。他扶起倒在一邊的椅子,又看看床邊上放著的一塊兒即將繡完的鴛鴦嬉水絲綢手帕,狐疑地問:“小青姐,你怎麼回事?不坐在床邊上繡花,倒給摔倒在門口了?”

小青滿臉飛紅,不好意思地說:“我想踩上椅子開啟門頂窗呢,不小心給摔倒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