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故鄉中秋月又圓(第1/2頁)
章節報錯
故鄉中秋月又圓,離人書信未迴轉;滿腹焦慮無以述,共度中秋暖心田。)
一晃,耿家父子四人出門南下將近一年了。
“三六九鎮”上的人們總算是挺過了上一年的大旱災。今年的年景看來還算不錯,人們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然而,一直不見丈夫託人捎書信回來,郭氏心裡的焦慮卻是與日俱增起來。沒事兒的時候,她總是站在家門口順著大路向南張望,一站就是老半天。老遠裡看到有陌生人走來,她就會心情激動地往前走上幾步,期盼著他就是捎來書信的人。然而,一個又一個的陌生人不停腳地走遠了,留給她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位於“三六九鎮”十字大街中心位置的孃家相距也就數百步遠,但郭氏並不經常過去。因為每次去了,屁股還沒有坐穩,老爹老孃就會爭著問:“蘭兒她爹捎書信回來沒有啊?”
千篇一律的搖頭和回答,老爹一聲接一聲的嘆息,老孃流不完的眼淚,這讓本來就已經非常焦慮不安的郭氏實在是承受不了。
眼見著八月十五又要到了,“望節”是必須的。八月十三那天,郭氏帶上月餅和水果,牽著耿蘭的手慢吞吞地往孃家走去。想著去年的今日,全家六口子一起去孃家“望節”的情景,儘管當時的心情也不好受,但畢竟全家人還在一起啊!如今,郭氏拉著五歲的小女兒,想著遠在天涯音訊全無的丈夫和三個孩子,那個苦哇……
但是,無論心裡有多麼苦痛,郭氏都絕對不在小女兒耿蘭的面前流淚。大女兒耿英在這一點兒上就很像她。
孃家就在眼前了,郭氏在心裡祈禱著:老爹老孃啊,你們可不要跟俺提起蘭兒她爹和娃兒們啊!但這可能嗎?
沒有辦法,郭氏咬咬牙進了院門兒。
看到姥爺和姥娘倆人正面對面坐在臺階兒前的小板凳上擇菜呢,耿蘭放開孃的手蹦蹦跳跳地一邊跑去一邊喊:“姥爺姥娘,俺可想你們了!”
倆老人急忙站起身來。老孃說:“哦,過來了,快進家哇!不要帶那麼多東西,俺們吃不了多少。”
耿蘭牽著姥爺的手跑去開啟屋門,郭氏上前扶著孃的胳膊走進屋裡。大家剛剛坐下,倆老人心疼地看著自己的寶貝女兒又要遲疑著張口問了。
不等他們問出口來,郭氏就趕快搖搖頭,儘量地穩定情緒耐著性子安慰他們說:“你們都少操些心哇。蘭兒他爹找個順道兒的人捎書信回來哪裡有那麼容易哩。你們只管放寬心好了,如今太平盛世的,他爹又不是沒有出過門子的人。你們照顧好自己,身體硬朗一些,俺也好放心啊!再說了,娃兒們還等著回來吃俺爹親手打的大餅呢!”
老爺子輕輕地嘆一口氣,說:“唉,也是啊,問也沒有用。俺們能硬硬朗朗地多活幾年,親眼看著他們回來,比什麼都強哇!”
郭氏放心地說:“爹這話啊,可就說對了呢!”
又敘了一會兒話,娘說:“剛才你弟妹還說了,叫你和蘭兒後兒個一早就過來,咱們一起過節哇!”
郭氏趕快說:“不用了娘,憨子家弟妹和家成嫂子她們倆前幾天就和俺說好了,這往後哇,在蘭兒她爹和她哥哥姐姐們回來之前,每年的八月十五節‘供月’俺們還一起熱鬧。俺們已經說好了,今年在家成哥家熱鬧,明年在憨子家熱鬧。俺和蘭兒中午的餃子也隨這個了。家成嫂子還說了,不用俺動手呢,只管中午到他們家吃現成飯去。當然啦,俺還是要幫她包餃子去的。這幾天兒男人們都在忙著收秋呢,妞兒才比咱家蘭兒大一歲,就她一個人做飯。要包那麼多人吃的餃子哩,她忙活不過來的!”
善解人意的兩位老人不再多說什麼,只留女兒和小外孫女中午在家吃了便飯。幫娘收拾洗刷了鍋碗菜碟後,郭氏就告辭父母帶著耿蘭回家了。
八月十五是一個大晴天,郭氏早早就起來了。她和小女兒耿蘭吃過簡單的早飯以後,孃兒倆就去門前不遠的水田裡掰苞米去了。約莫半上午時分,郭氏背了一筐掰好的苞米,拉著耿蘭回來了,她惦記著幫劉氏包餃子的事兒呢。
回家放下苞米棒子後,郭氏就帶著耿蘭過董家成家來了。六歲的董妞兒正拿著一小塊兒麵糰在一旁捏小人兒呢。看到耿蘭來了,趕快把自己捏了一半的小麵人兒拽一半給了好朋友,倆人就興高采烈地玩兒了起來。再看看劉氏,正一個人在灶臺旁邊腳踢手打地忙活著呢。
看到郭氏來了,劉氏高興地說:“弟妹啊,說好了讓你和蘭蘭吃現成的呢,你到底還是來幫俺包餃子了哇!也好,咱就一起包哇,麵糰這就揉好了!對了,你去看看俺和的餡兒怎麼樣?”
郭氏夾一筷子放在鼻子下聞一聞,說:“很不錯,挺香呢!”
劉氏放心地笑了,高興地說:“那就好,俺可是用心和的呢,就怕不對弟妹和蘭蘭的口味兒!”
郭氏笑著說:“就你這個直性子的急脾氣,俺和蘭蘭有那麼嬌氣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劉氏卻非常認真地說:“看你說的,不嬌氣也要吃得香才行哇!這是必須得!”
郭氏笑著不再說什麼了。一會兒,麵糰揉好了。劉氏說:“好了,這麵糰不軟不硬正好使呢!喏,那邊桌子上,俺已經把面板、切刀、拍拍兒和小擀麵杖都放好了,咱們現在就包哇!中午俺給咱們多炒幾個菜,好幾樣兒鮮菜俺一早起來就都洗乾淨空在漏籮裡了。你大哥早起去張家肉鋪割羊肉的時候,還順便割回二斤豬肉來呢!俺把羊肉和了餡兒,豬肉都切了片兒拌醬油淹上了;還有哇,昨兒個晚上,俺還做了涼拌海帶絲和芥菜絲呢!”
郭氏笑著說:“看你們張羅的,隨便吃頓餃子就好了嘛!不過啊,說到這兩樣冷盤,俺可早就知道,它們是嫂子你的拿手好戲呢!”
劉氏笑了,說:“做得不少,等吃了飯你和蘭蘭走的時候,給你們帶兩大碗過去!懸在你家地窖裡,夠你們孃兒倆吃兩天的了!”
有郭氏幫著包餃子,劉氏的午飯做得很利索。正午時分,忙著收秋的董家成和大壯,以及幫著打下手幹一些零碎小活計的二壯都回來了。大家圍著滿滿一大桌子香噴噴的各色葷素炒菜、兩盤子涼拌菜和一大盤子濃香四溢的新蔥鮮羊肉大水餃坐了。二壯有一些羞澀地自顧自悄悄兒吃飯;董家成、劉氏和大壯輪番給郭氏孃兒倆人的碗裡夾菜,夾水餃……
六歲的董妞兒擋著不讓爹孃和大哥給耿蘭碗裡夾菜和夾餃子。她大聲說:“不要你們動手,蘭妹妹的菜和餃子俺來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