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物趣
章節報錯
大多數小孩子都喜歡小貓呀,小狗呀這些小動物,記得我小時候就特別喜歡小雞。每當盛夏日裡挑著大籮筐賣小雞的“雞貨郎”來到村裡時,總要迫不及待地親自挑選買上幾隻捧回家精心餵養。有一次,看著剛剛買回來的幾隻小雞中,有一隻橘黃色的小絨團團特別機靈可愛,實在是越看越喜歡,最後竟捧到面前瞪大眼睛仔細觀瞧,結果被這隻同樣好奇的小雞啄了眼睛,還生生地疼了好一會兒呢。我想,它大概是從我眼睛的瞳孔內看到了它自己的影子,以為是裡邊也有一隻小雞,就用嘴啄著玩吧。
先生說,他小時侯最喜歡小兔子,為了拔草餵養它們,沒有少受辛苦。
現在回想起來,在60年代的農村,養雞、養兔子實際上是一項很有價值的家庭副業呢,不是曾經有“老母雞是家庭銀行”的說法嗎。所以,當小孩子們將那些小動物們養大不再那麼喜歡了而將其移交給父母時,大人們也是很樂意接受的。因為他們很願意將賣雞、賣雞蛋、賣兔子的收入用來給孩子們教學費、買書包課本筆墨,甚至購買新衣,或者用作其他的家庭開支。當然,“割尾巴”的特殊時期是不可以“長尾巴”的,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
女兒出生時逢盛世,到她稍曉事理時,我們的國家已經開始大踏步地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了。當然,她出生成長都在都市,面貌一新的農村老家,只是她特別喜歡的鄉村休閒處所而已,所以,偶爾回去小住就越發顯得新奇和親切。她喜歡那裡的騾子、那裡的馬,以及那裡的小羊、小貓、小狗、肥豬、雞、鴨、鵝……記得她蹣跚學步時,曾經趕著雞鴨滿院子跑;能跑會跳後,曾經用自己的小碗兒給小羊羔為水,把給她剔去魚刺的大塊魚肉餵了小貓,還將用來喝水的奶瓶掉進了養著一窩豬崽子的豬欄裡……
自己動手養小動物是女兒的一大願望。當然,也包括養一些她喜歡的昆蟲。回想起來,她親手養過的第一個生靈應該是一隻黃中帶綠,個頭挺大的螳螂吧,是爸爸給她從樓前的絲瓜架上捉到的。螳螂生性兇悍好鬥不識善主,竟然用有力的前足狠很地夾女兒細嫩的小小手指。看到螳螂如此不高興,女兒只好說:“放了它吧,它不高興跟我做朋友!”
幾天後,她又在幼兒園門口的草地裡捉住一隻蚱蜢,小心地用兩個指頭捏著遞在我的面前,央求我用一跟粗線將其栓起來。之後,女兒就把這只不走運的蚱蜢栓在窗框旁,當寶貝一樣養了起來,每天早上早早起床在大院兒裡尋找盛開著的葫蘆花給它餵食,無奈它拒食誓死不吃任何東西,仁慈心十足的女兒擔心它會餓死,只好戀戀不捨地送其回家。
同一年的秋天,女兒又親手捉住兩隻蛐蛐兒。這一次,她沒有“捆綁”兩隻“寵物”,而是將它們養在一個大紙盒裡,一日三餐用我洗乾淨的綠葉蔬菜中最嫩的菜心尖兒餵養它們。她將大紙盒放在床頭櫃上,每天晚上都在蛐蛐兒的鳴叫聲中甜甜入睡。一天晚上,蛐蛐兒的叫聲忽然從客廳的沙發底下傳了出來!原來是紙盒蓋子變了形,蛐蛐兒從不寬的縫隙中爬了出來。當時正好聽說有因為昆蟲爬進電視機而引起電視機短路的“事件”,於是勸說女兒放棄飼養蛐蛐兒。就這樣,在女兒的幫助下,我們連夜將這兩隻不安分的蛐蛐兒請出了家門。
看到壁虎在紗窗上捕食蚊子的壯觀場面後,女兒一心一意要多多馴養幾隻壁虎,以讓其為我家消滅蚊子。一日,我看到辦公室的窗上停著一隻,就將其抓獲送給女兒。當我把裝著壁虎的塑膠袋子交到女兒手上時,她高興得跳了起來,隔著薄薄的塑膠袋子不停地用小手輕輕地撫摩壁虎的身子,但用什麼辦法來馴養這隻看起來非常友善的壁虎呢?女兒真的犯愁了。
我和她爸爸建議:乾脆把它放到我家紗窗上,讓它自由自在地捕捉蚊子,為我家安然度夏站崗吧!
女兒想想這個辦法不錯,於是,親自開啟塑膠袋子將壁虎放了出來。看著這隻壁虎“哧溜”一下鑽進窗框旁邊的夾縫中,女兒放心地笑了,高興地說:“它就住在窗戶邊上,出來捉蚊子不用跑遠路。有它站崗,我晚上睡覺的時候,再也不用擔心蚊子咬了!”
之後的許多天,每天午飯後送女兒去幼兒園午睡前,我都得抱她起來,好讓她看看壁虎是否在“家”休息。
一年夏天臨離開姥姥家時,表哥特地從村邊的小河裡給她抓了幾條小魚,她一路上小心保護著將它們帶回家中養起來,盼望著這些小魚快快長大了再生出許多許多的小小魚,但魚缸裡怎能養得了河魚呢?女兒美好願望終未能實現。
剛上小學時,一次放學回來,女兒的手裡竟然捏著兩隻螃蟹!看著這兩隻張牙舞爪的傢伙,我真有點兒不敢伸手接過來。
女兒說:“快拿個臉盆兒來,放上半盆兒水。賣螃蟹的叔叔說了,要放在水裡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這樣,兩隻螃蟹在我家的臉盆兒裡定居下來。
女兒把臉盆兒端到放在陽臺上的一個大桌子上,每天用蝦米餵養它們。但後來發現,這兩位“武將”很不和氣,經常揮動大螯足狠恨對打。一天,其中的一隻竟被對方搞掉了一條腿。女兒看了心裡很不好受。她想了一想說:“它們既然不願意生活在一起,就把它們分開餵養吧!”
隨即,親自動手將受傷了的一隻捉出來放在另一個臉盆兒裡。但分開了以後,它們又嫌寂寞,最後均爬離水盆不知去向。後來,終於在陽臺角落的大掃把後面找到了這兩隻不安分的傢伙,但很遺憾的是它們都已經成了乾貨!
小雞和小鵪鶉也是女兒分兩次從學校門口買到後,用小手捂著帶回來的。先捂回來的是一隻米黃色的小雞。她自己將小雞放在一個大紙盒裡,用涼水泡小米外加碎菜葉精心餵養起來。看著女兒如此喜歡,我們真不忍心掃她的興,但單位的家屬區是嚴禁飼養家畜家禽的,於是耐心勸說女兒將其送給有條件飼養的同學。沒有辦法,女兒只好噘著嘴將餵養了一週的小雞連同喂小雞的小碗兒一起送給了離我們單位不遠的一位同學,好象後來還專門跑去看視過幾次。
隔了不久,想不到女兒又用小手捂回來一隻剛出殼的小鵪鶉!當時,我正好端個塑膠小筐去門口買菜,剛巧趕上單位的接送車回來了,女兒一下車老遠就衝著我喊:“媽媽快來,我要把小鵪鶉放在筐子裡!”
她汗津津地跑到我面前說:“媽媽,這次不是小雞,是鵪鶉!”
說著鬆開小手,筐子裡立刻出現了一隻“嘰嘰”叫的褐黑色的小東西。這是我第一次親眼目睹小鵪鶉,故也感到十分新奇,但它同樣是家禽呀!我不想馬上說出來不能養,讓女兒再次失望,決定讓她餵養一段時間再說。女兒將這隻寶貝端回家中,用餵養小雞的辦法餵養它,但它無論如何也不吃一粒米,喝一滴水。
女兒想想說:“也許是因為它太小了,還不會吃米呢!那就拿奶來喂吧!”
於是拿來自己吃的“山陰”牌奶粉,親手衝了小半碗擺在小鵪鶉面前,可這只不識好歹的小東西還是死活不願意張嘴喝。天快黑了,小鵪鶉滴水未進,怎麼辦呢?女兒急得連晚飯也沒有吃好。
我鼓勵女兒說:“最好能想法兒餵它一點兒!”
於是,女兒小心地掰開小鵪鶉的小小嘴巴,用小勺子一點一點地給它餵奶。最後,倒是喂進去一些,小鵪鶉的嗉囊裡明顯地鼓起一個小小的奶包,但卻將本來茸茸的羽毛給弄得一塌糊塗。如此,女兒又擔心它會受涼,問我要了些新棉花,將小鵪鶉小心地包裹起來,只將它的半個小腦袋露在外面。然後,她將這隻用新棉花包起來的小鵪鶉放在一個小紙盒內,再將小紙盒放到檯燈下面,還把燈罩按得低低的。最後,又開啟臺燈,說是這樣可以使小鵪鶉感覺暖和一些。一切安排好後,這才放心地上床睡覺去了。可是,第二天一早起來,卻發現這隻小東西已經一動不動了。
女兒傷心地哭了。
我勸她說:“你已經盡力了,是它沒有福氣。再說,它不吃東西,誰也養不活它啊!”
女兒含著眼淚點點頭,將可憐的小鵪鶉裝在一個信封內。臨出門兒上學之前,囑咐我一定替她將其埋到牆外的菜地裡邊去。
之後,女兒還陸陸續續養過一隻乖巧的野蝸牛、一隻漂亮的小龍蝦、一隻淘氣的小烏龜……此外,還從鄰居家借養過一隻既象小豬又象大老鼠一樣的不知什麼動物,但一直沒有如願養過小貓、小狗和小兔子。追其原因之一,是我害怕麻煩,因為我曾親眼目睹不少養“寵物”者,由於飼養日久生情,養之不易,棄之又不忍,實在是自找辛苦;還有一個原因是不想讓“寵物”耗費我們太多的寶貴時間,因此間曾多次有意地給女兒灌輸一些所謂“玩物喪志”一類的思想。但很顯然,這種思想女兒並沒有接受多少,因為,她還在經常變換著題目提出來要飼養一些她所向往能夠飼養到的動物,比如說,她看到爸爸在峨眉山拍的照片中的小猴子,就非要纏著我們給她買上一隻;有一段時間,傳聞市區小偷猖獗,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入室行竊,就嚷著要養一隻小老虎,好讓小老虎為我家看門,如此等等。
因為一直沒有能夠完全滿足女兒的諸多願望,心裡總是感覺欠欠的。好在女兒濃厚的興趣始終如一,總在琢磨著下一步該養些什麼“寵物”……
★★★★★★★★★★★★★★★★★★★★★★★★★★★★★★★★
當我翻找出這篇小雜文時,距離我記述這些趣事已經過去近20年了。但細細讀著些文字,感覺就發生在昨天……
喜歡民間春秋請大家收藏:()民間春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