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地下“金鑾殿”(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這四個武官面前,也分別有一張供桌,上面同樣有香爐和神主牌子,但也都沒有擺貢品。
看整個洞廳的樣子,如果沒有那些供桌,就像是一個簡陋的“金鑾殿”,而且好像皇帝正在上朝……
肖曦被這一幕震驚了,忙邁步走過去,先到那個高臺下面,仔細一看龍椅上的那位“皇帝陛下”,其面容和五官,果然與自己在花家堡的驗令盒裡看到的永歷皇帝的金像一模一樣。
再一看他的身上,發現這個“永歷皇帝”是用沉香木雕刻的,所穿的袞龍袍也是雕上去的,但頭上的紫金冕旒卻好像是戴上去的,應該是貨真價實的紫金皇冠。
隨後,肖曦又端著一個蠟燭臺,仔細看了一下供桌上的那個神主牌子,只見上面用繁體字寫著:“應天推道敏毅恭儉經文緯武禮仁克孝匡皇帝神位”。
肖曦猜測:神主牌子那一長溜詞語,應該就是永歷皇帝死後的諡號。他廟號“昭宗”,但諡號卻是“匡皇帝”,所以神主牌子上就寫了他的諡號。
看完永歷皇帝的神主牌子內容後,肖曦又轉過身來,舉起蠟燭臺,先看了看左邊靠近高臺的那個武官雕像。只見他身穿蟒袍、腰纏金帶,斜挎著繡春刀,臉龐方正,目光威嚴,一綹長須一直垂到胸前,看上去非常威武。
隨後,肖曦又將蠟燭舉到這個穿蟒袍的武官前民的供桌上,仔細一看神主牌子,只見上面寫著:“大明驃騎將軍錦衣衛指揮使啟南楊公神位”。
肖曦對歷史尤其是明史比較熟悉,知道驃騎將軍是一個封號,錦衣衛指揮使是官職,並且是錦衣衛的最高首長。
當看到“啟南楊公”四個字後,肖曦心裡不由一凜:師父楊應龍曾經告訴他,無極門的創派祖師爺,名叫楊懿,字啟南。而這塊神主牌子上所謂的“啟南楊公神位”,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楊啟南神位”。
也就是說,面前這個狀貌威嚴的明代驃騎將軍、錦衣衛指揮使,就是無極門的創派祖師爺楊懿。
但肖曦腦海裡又産生了一個疑問:自己曾經在一篇專門介紹明代錦衣衛歷史的文章中,看到過完整的明朝歷代錦衣衛指揮使名單。而且,因為自己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所以對那些錦衣衛指揮使的名字記得很清楚。
在記憶中,永歷皇帝在位一十六年,共有兩位錦衣衛指揮使,第一位是李元胤,永歷二年至永歷四年在位,後戰敗自殺;第二位是馬吉祥,永歷四年至永歷十五年在位,在著名的“咒水之難”中戰死。
除此之外,史書中並沒有關於楊啟南任永歷帝錦衣衛指揮使的任何記錄。而且,咒水之難不久,永歷帝就被緬甸王軟禁起來了,一年後就被吳三桂在昆明殺害。那麼,楊啟南的錦衣衛指揮使職務,又是怎麼得來的?
雖然對神主牌上的官職有疑問,但楊啟南畢竟是自己的祖師爺,所以肖曦跪在供桌前,向楊啟南的神像拜了三拜。
起身後,肖曦又看了一下楊啟南右邊的這個神像,只見他一張長臉,面白無須,鷹鈎鼻高挺,目光有些陰冷,再一看他的神主牌子,上面寫著:“大明定國將軍錦衣衛指揮同知培賢柳公神位”這就是無極門柳家的始祖柳培賢了。
從柳培賢的長相和神態來看,他與三百多年後的玄孫柳鳳鳴、柳子達竟然非常相像,足見他這一家族強大的基因遺傳能力。
雖然柳培賢也算是無極門的祖師之一,但肖曦想起他子孫現在的惡行,便不肯拜他,轉而又去看東邊的兩個神像和神主牌子,只見神主牌子上分別寫著:“大明昭勇將軍錦衣衛鎮撫使繼芳白公神位”,“大明昭毅將軍錦衣衛鎮撫使景翔花公神位”這就是白家祖先白繼芳、花家祖先花景翔的神像和神位了!
從這個殿堂裡儲備的那些蠟燭和火鐮,可以判斷出來:這個地方應該每年都有人進來祭祀。而祭祀的人,應該是無極門總舵主或者是楊家代行掌門職責的人。否則的話,那些蠟燭不可能還能夠點燃,火鐮也不可能還可以使用……
肖曦在這個地下“金鑾殿”轉了幾圈之後,舉著一根蠟燭從西邊一個洞口再次進入一條長長的甬道。
這條甬道還是傾斜向上,傾斜的角度大概是三十度,越往上行,就可能越接近玉龍崖的頂部。
大概走了一刻鐘後,肖曦發現甬道的坡度慢慢地變小,最後變成了一條平路。
沿著平路又走了幾分鐘後,肖曦忽然發現前方右邊的甬道壁上出現了一張門,而且門是大開著的。
肖曦小心翼翼地走近門口,剛想舉起蠟燭去照看門後面到底是什麼,裡面忽然有一股排山倒海般的氣流鼓湧而出,一下子將他手裡的蠟燭吹滅,身子也被這股強大的氣流猛地掀翻在地。
緊接著,他就聽到裡面傳來一聲沉悶的低喝:“什麼人?竟敢私闖楊家堡禁地,你不想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