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煎餅(第1/3頁)
章節報錯
傍晚,京城某商業步行街,霓虹漸漸閃爍起來,城市如同一片華美燦爛的星海。
一家臨街店鋪玻璃門緊閉,門上貼著一張白紙,上面列印著“旺鋪招租”。門口的廣告燈牌也沒有亮起來,上面的“餘味私房餐館”幾個字在璀璨背景中顯得灰敗頹廢,餐館中燈光昏暗,兩個人的影子映在牆上,顯出模糊的輪廓。
“小向啊,”餐廳的老闆是個胖胖的中年人,此刻正把一杯水遞給桌子對面端坐的青年,“真是不好意思,這家店生意一直沒起色,我不想做了……你,”他充滿歉意地看著向北,“你可能要重新找工作了。”
向北點點頭,前段時間老闆已經跟他們透露過想要關店轉行的意思,他從那時就開始找新工作,但北漂青年萬萬千,即便他有新東方職業技術學校的畢業證,找個合適的工作也比大海撈針還難。
“您……有什麼新的打算?”向北還有一個四歲小孩,外加一隻兩歲小貓要養,他不能一天沒有工作,如果老闆下一步計劃中還需要廚師,他是非常願意跟過去的。
“我不打算做餐飲了,競爭太激烈……”老闆很遺憾地看著向北,他其實很喜歡這個小廚師。小向手藝好,話又不多,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這倒也就罷了,關鍵是人還長得好看,五官精緻清秀,面板白皙透亮如同細瓷,感覺上手一捏都能掐住水來,老闆知道這種長相現在特別符合年輕人的審美,他那個十八歲的女兒粉上的小明星,基本都是這一掛的。
這麼一張臉,窩在煙燻火燎的廚房裡,實在是埋沒他了,老闆嘆息一聲說:“小向,有沒有人說你長得像一個明星?好像是姓莫的?……你沒考慮過去娛樂圈發展?”
“啊?”確實有人說過向北長得像莫之寒,有一次他走在街上,還被錯認成明星本人,要求簽名合照呢。他也知道自己長得不難看,可是娛樂圈?做夢都沒想過。他沒有才藝,也不會演戲,甚至不是活躍健談的人,除了做飯一無所長,怎麼可能混娛樂圈?
向北知道自己不可能跟著老闆去下家了,只得跟老闆道了謝,拿了結欠的工資走出了他工作半年的小餐館。
外面夜風微涼,人群熙熙攘攘,向北長嘆一聲,首都2000萬人口,他一個小人物跟一隻螞蟻差不多,甚至還不如螞蟻,螞蟻尚且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往哪裡走。
在十字路口等紅燈,向北望著面前川流不息的車輛,有些悵惘,他來到這座城市已經快五年了,無非從一個廚房輾轉到另一個廚房,一成不變的是每天回家一身的疲憊和油煙味,還有指甲裡殘留著的淡淡的蔥蒜味。
向北其實很喜歡自己的工作,他覺得烹飪不僅是技術也是藝術,做出好吃的東西和吃到好吃的東西一樣讓人充滿幸福感。但,藝術和理想都不能當飯吃,他一個做飯的現在面臨吃飯這個大問題,生活真是一個面目猙獰的混蛋。
對面的綠燈開始閃爍,身後傳來一個不耐煩的聲音:“走不走?不走別擋路!”
向北機械性地向前走去,穿過馬路,走進地鐵,隨著晚高峰的人流被擠上車,車廂裡密不透風,人們在狹窄的空間裡緊緊相貼,像一條條被密封在罐頭裡的魚。一節節罐頭連在一起,在黑暗的地底呼嘯向前,魚們短暫聚集,再被帶到四面八方,悄無聲息地消失在無邊無際的海裡。
向北正在腦補每個人都是人身魚頭的滑稽畫面,不經意掃到他身邊女孩的手機螢幕,那上面正是今天的娛樂新聞頭條——
國際巨星莫之寒戛納電影節榮膺影帝載譽而歸,而立之年既獲三大電影節大滿貫,奧斯卡還有多遠?
下面是大明星在光華燦爛的舞臺上領獎的照片。
唉,這些混淆概念的標題黨。
向北是顏控,喜歡看美人,但他不追星不八卦,對時尚娛樂瞭解得不多,工作,照顧小孩和貓已經佔據他大部分時間,有閑暇時,也就是鑽研廚藝,偶爾做些小手工,最多和朋友們聚聚會。
唯一例外就是莫之寒,因為總有人說他和此人長得像,所以向北對這位大明星就格外關注一些,他的電影他都看過,百科百度裡那些內容記得滾瓜爛熟,夜深人靜無事可做時,還會對著這位男神的美照舔舔屏。
一方面男神確實賞心悅目,美顏誰不喜歡看?另一方面,向北也會有一點小小的得意,他們說我長得像他,那我一定也很帥吧。
嚴格意義上講,莫之寒不能算是歐洲三大電影節滿貫影帝,他之前的兩部獲獎作品,雖說也都是男主,但獲獎的都是影片不是演員,但吃瓜群眾不管這些細微區別,總之看到標題拍手叫好,說一句“影帝真是太厲害了”總不會錯的。
突然,地鐵車身猛地停頓了一下,慣性作用下所有人向前傾倒,女孩站立不穩,手機脫手而出,直直砸在了向北的下巴上——
啪的一聲,向北覺得自己的下巴可能已經碎了。
他手忙腳亂站穩身形,接住那個手機,一邊揉著下巴,一邊把手機遞還給女孩。
“謝謝……對不……”女孩呲牙咧嘴,好像被砸疼了的是她自己,她接過手機,與向北打了個照面,話音忽然頓住了。
女孩看看向北,又看看手機螢幕上的照片,睜大了眼睛:“你……”
這個小小騷動已經引來不少人好奇的視線,很多道目光齊齊朝向北彙聚,向北被看得十分不自在,彷彿放大鏡下被太陽光灼烤的一隻螞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