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能有幾個重來?

,重生,穿越,男強,女強,耽美,言情……只要能大火的,什麼樣的題材沒寫過?

大風大浪經歷這麼多,他唯一沒想到的,是自己能重生,自己要寫自己的故事。

“標誌著清朝滅亡的事件)。”

“1864年甲午海戰”華夏戰敗,變法圖強,進入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在華夏的起止時間)。”

“1864年–1919年”

“社會主義革命的起止時間)。”

“1919年–1949年”

“華夏共和國成立的時間)。”

“1949.10.1”

“華夏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時間)。”

“1956年–1976年”

“標誌著華夏進入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事件)。”

“十一屆三中全會”鄧小平做出改革開放的指示,華夏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之態 向世界各國開放,相互學習,共同繁榮)

“樂巖元帥是在)提出’百家齊放,百花爭鳴‘的文化發展方針。”

“十二屆一中全會”

這是一間寬敞明亮的臥室,陽臺有吊蘭,書桌上有綠蘿,地磚上鋪著毛毯,床上放著泰迪熊,牆裝書架上放滿了書,《崑曲鑒賞》、《華夏政治歷代得失》、《戰國策》等,不一而足。

整間房的基調以藍、綠為主。藍色寧靜,綠色活力,可見當初裝修時,屋子主人對這間臥室主人給予了多大的愛意與關懷。

少年唇紅齒白,容顏姣好,卻不女氣,反而氣質淡漠,疏離異常。此刻,少年正單手撐頭,坐在書桌前懶洋洋的寫著試卷。

“華南大附高高三年級歷史測試卷內部使用),姓名:樂璽結,班級:3.1,學號:0107”

“請評述華夏第四次科技革命中的利弊得失。”

“解:華夏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起止時間是……重科技而輕第四産業,導致華夏頭重腳輕。頭重是指華夏民用科技、國防軍事等始終位居世界前沿,無人可比,腳輕是指文化産業發展不成熟,針對如今現狀,我們應該……”

都說字如其人,這句話用在他身上卻十分不恰當。不同於他拒人於千裡之外的冷然,他的字端正有力,筆鋒轉折處停頓有致,恰當好處,極為時宜。

一個簡述題寫了四百多字,相當於半篇議論文。最後一題做完,他眉間透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厭倦,揉了揉酸脹的手腕,擱筆,起身出去。

現在十一點半,吃飯時間。

他媽媽樂珊心大,在他六歲那年就開始教他們三兄弟煮飯炒菜,等他們學會後,便正式放養他們,直至如今。

前幾年還好,他大哥和棣棣還在讀高中,家裡還熱鬧些。後來他倆先後考上大學,袁袁又忙著錄節目,這偌大的別墅裡就時常剩他一個,做什麼都不熱鬧。

袁袁。

想起這個人,他低眉斂首,相當熟練的把自己的情緒遮掩,開始做飯炒菜。

他明年高考,到時候就可以去找他了。

也不用做什麼,只想著,能陪在他身邊就好。

下午,做完作業,樂璽結開啟手機資料網。網開後,至少兩分鐘內,他的手機在持續震動。

他扯了扯嘴角,想笑,卻始終沒能笑出來。最後,他嘆口氣,開始認命般認真看訊息。

是什麼時候,他覺著看訊息也是一種浪費生命的行為?是什麼時候,他覺著他的時間都應該花在寫故事上。只要把那個故事寫好……

寫完那個故事,袁袁就沒事了吧?

微信上一堆99 ,大多是班級群裡抱怨作業多的,也有些人說熬不過高三,要是考不上本校大學,就出國混吧,如何如何。

毫無感想,他又去看另外十多條零星的訊息,分別來自他大哥,他二哥,他媽媽,還有,一直置頂的“袁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