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銅嶺關本應是欣喜若狂的事情,但郭磨和新軍戰士卻碰上了個兩難的選擇。

由於銅嶺關的守軍倉促之下應戰,碰上了新軍戰士超強的火力近戰,根本就沒有還手的餘地,所以他們大多數人選擇了投降。

清點之後發現投降的人數能有三萬六千多,幾乎是新軍戰士的兩倍。如今怎麼處理這些俘虜,成了讓郭磨頭大無比的事情。

按照計劃,新軍戰士應該是馬上迂迴到銅嶺城的背後,憑高視下,對銅嶺城形成巨大的威脅。

可有了這小四萬的俘虜,就有點進退兩難了。

郭磨跟其他的北皇子那些高高在上的將領不同,他是從底層小頭目投降秦軍後,被秦寧提拔起來的,沒有那種北皇子麾下將領官僚的毛病。相反的,郭磨具有的是秦軍將領那種跟下面計程車兵打成一片的優良品質。

就下一步的行動問題,郭磨找來了兩個校官,還有一些基層的小頭目商量。

這個問題郭磨頭疼,下面的人也頭疼。秦寧可是嚴令,對待敵人要有所區別,碰上兇殘的敵人,不計一切手段幹掉。但要是投降的人,一律予以優待,不得虐俘,更不允許殺俘。

作為投降的新軍來說,是無比支援和理解統帥的這個決定的。

更何況,銅嶺關的戰俘算得上是自己的鄉親,也下不去手。可這畢竟是放下武器的敵人,一旦有個突發情況,誰敢保證這些人不會生異心?要是那樣的話。解決起來可就麻煩了。

商量半天,一個校官忽然說道:“郭將軍。咱們秦將軍可是說過要那個什麼攻心為上麼?咱們手裡不是有宣傳的影像資料麼?給這些俘虜看看,然後咱們再效仿沙將軍在莫科城的做法。讓這些俘虜在前面打頭陣,只要表現好就編入秦軍,這是一舉兩得啊。”

郭磨聽得眼前一亮,一拍大腿說道:“就是啊,咱們得像上面學習學習,沙將軍這法子用到這裡絕對是高招,就這麼辦了。”

商量妥當,新軍馬上組織俘虜觀看了影像資料,這些影像資料確實是打動了俘虜們脆弱的心裡。許多的俘虜看著看著就淚流滿面了,更有許多人激動地站起身來大罵北皇子畜生。

郭磨趁熱打鐵,說我們原來也是這個地方的人,要不是熟悉這裡,也不能夠冒險摸下銅嶺關。按照地域上的劃分,咱們都是鄉親,可我們為什麼投降秦軍,並且為秦軍賣命呢?不是貪圖富貴,更不是貪生怕死。而是北皇子把咱們逼到這個份上了。

“咱是個老爺們,知道吃人家的就要給人家賣命的道理。要是戰死沙場,我郭磨絕無二話!可是,拿咱們的兄弟煉製成兩腳狼那樣人不人鬼不鬼的東西。換做是誰也不能接受啊。開始的時候,我帶著兄弟們投降,就是想留條活路。可是。後面的東西,都在留影球裡……”

郭磨並沒有把話說完。而是讓俘虜們自己去想。後面的一切確實是在留影球裡,莫科城的俘虜憤怒幹掉莫科城主將。還有逃難的老百姓孤苦無依的慘況,無不揭示著北皇子的殘暴。

憤怒的投降士兵和老百姓積極請戰的畫面,更是讓這些銅嶺關的俘虜感同身受。

“郭將軍,我們也要加入秦軍,我要也要打北皇子這個畜生。我的兄弟還在別的地方服役,真不知道我兄弟會不會有這樣悲慘的命運,早點打垮北皇子這個王八蛋,咱們鄉親還能少受點苦。”

一個銅嶺關俘虜這一表態,馬上群情激奮,所有的戰俘全部要參加秦軍。

這還省事了,郭磨都不用動員了。郭磨馬上把武器分發到俘虜的手中,把這些俘虜命名為秦軍新軍先遣大隊,留下一萬新軍把守銅嶺關,在小四萬的新軍先遣隊的引領下,令一萬新軍直插銅嶺城背後依仗的高山。

郭磨在行進中,把這一情況詳細通報給了主將,主將又把這一情況通報給了秦寧。

秦寧透過斥候瞭解到銅嶺城的情況,正打算集結重炮營先打下銅嶺關,然後迂迴穿插到銅嶺城背後實現兩線夾擊,沒想到銅嶺關竟然這麼快就落入到秦軍的手裡。

機不可失,秦寧命令大部隊加快速度,趕緊靠近銅嶺城,接應先頭部隊。

可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郭磨所帶領的新軍先遣大隊,是由戰俘組成的隊伍,由於人數太多,郭磨也沒有辦法完全監控。

先遣大隊倒是沒有人生出二心的,但銅嶺關的戰俘有不少人是銅嶺城土著居民,擔心自己的家人會受到戰火波及,就偷偷下山通知家人了。

誰知道銅嶺關守軍的家人都被銅嶺城守軍嚴密監視住了,戰俘不敢與家人見面,回去後說了這個情況,戰俘們竟然群情激奮就勢殺下山了。

郭磨還在視察地形,等到發現的時候,戰俘們已經行動了。小四萬的戰俘,一旦情緒激動,就憑郭磨的一萬人根本就阻擋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