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戰亂(第1/3頁)
章節報錯
於是兩人一路前行,沒有半點停留,多日不曾這麼跑馬,喬寶瑩有些痛苦,可是想起完顏文宇的程序,她就害怕,萬一再過一個月奪下燕雲十六州後,中原就危險了。
兩人遇過酒樓,進去吃上一頓後,接著趕路,到了吳江縣界內,喬寶瑩感覺到體力有些不支了,果然身子瘦弱就是這樣的,後勁不足,平素還得將身體養好了。
喬寶瑩終於來到冶水工程的營地,那會兒蘇辰和趙牧兩人都已經出去巡視,營地裡有不少勞作的百姓,這些人都是今年服徭役的名單,蘇辰體恤百姓,每家壯丁只徵一人,如此餘下的男子可以在家裡種田為生,也不會荒廢了田地裡的活。
今年服徭役的壯丁與往年不同,每隔三日便有一頓肉食,吃的也是饅頭,而不是以前那樣喝點疙瘩湯就算了事。
喬寶瑩來了,護衛領她去了蘇辰的主帳,裡頭是個兩進的營帳,營帳紮得很穩,大廳也兼顧著書房,平素商議大事也是在這兒商量的。
喬寶瑩二話不說先回內室休息去了,一日未吃她也不覺得餓,已經覺得特別的累。
待她一覺醒來,就看到蘇辰坐在床邊正心疼的看著她,見她醒來,於是帶著她一起出來吃晚飯。
喬寶瑩連忙將自己收到的訊息告訴了蘇辰,蘇辰也震驚了,他沒有收到李原的信,以前兩人商量好的,一但燕北事變,就一定寫信給他。
李原的信是當天夜裡快馬加鞭送來的,不及喬寶瑩九九樓的訊息快。
這一夜夫妻兩人都睡不著,他們兩建的軍機營很偏僻,裡頭找的人已經研究了好幾個月了,還是不能將喬寶瑩所說的武器製造出來。
喬寶瑩沒有辦法了,眼下正是關鍵時候,於是她建議蘇辰,由她來製造幾個土雷,讓陳意帶去給文宇,至少讓他知曉他們已經得到了火藥的方子。
不然依著他的實力,很快就將奪走燕雲十六州,再進軍中原。
喬寶瑩的話使蘇辰動容,兩人連夜帶著陳意便入了大山的軍機營裡。
研究的火槍有了雛形,只是只能裝一彈,打完一發又要裝彈,這讓喬寶瑩很鬱悶,但至少已經有了成品,以後再接著研究,就一定會成功。
喬寶瑩在軍機營裡呆了三日,將土雷弄了出來,這一次她弄得猛一點,炸得響也同時面積寬。
喬寶瑩與蘇辰一起把土地雷放入木盒裡,喬寶瑩想給文宇寫一封信,蘇辰心裡有些不舒服,非要他自己執筆,喬寶瑩口述,瞧著他這又要吃醋了。
喬寶瑩的信很簡短,已經將自己拿走了前輩的手紮,並將裡面的訊息全部看懂了,而且已經開始研製,如今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因此她希望文宇不要再攻打中原,還是回關外去。
蘇辰寫完,在上面補充了一句,送上地雷三枚,請驗收。
喬寶瑩看到這幾字,嘴角抽了抽,蘇辰有些調皮了。
陳意帶著地雷和信當天夜裡便匆匆而去。
兩人再次回到水利工程的營地裡,這一次喬寶瑩有些不想回去,可是家裡還有兩姐姐,還有一個婆母,她也不能只顧著自己。
蘇辰也是挺不捨她的,兩人平素很少分開,在一起慣了,忽然身邊沒有對方在旁邊,就感覺少了什麼似的。
在營地裡呆了五日,喬寶瑩還是打算回去了,同時她告訴蘇辰,以後邊關的訊息一但收到便會派鄔總管親自送來,她是有些吃不消了,這一次她來不僅是為著訊息,還有為著軍機營來的。
喬寶瑩和鄔總管兩人往回走,回去的時候沒有這麼趕,於是用了兩日才回到蘇州城。
且說陳意帶著地雷和信快馬加鞭往燕北去,一路上讓他大開眼界,不少難民往南邊來,北邊起戰亂,戰事才起,便有百姓逃跑。
越靠近燕北,百姓就越逃的厲害,陳意皺眉,他覺得青山蘆主就算佔有了中原,他也不會是殺人不眨眼的人吧,為何百姓會如此懼怕他們?
陳意喬裝成商人進入營州,得知眼下越王只佔有了營州,正準備攻打下一座城池,營州城內早已經氣氛緊張,隨時能看到越國的兵馬在街頭行走。
而越國的兵馬人高馬大,身材壯實,面色不善,帶著喋血的眼神,雖然沒有在街頭亂殺無辜,但著實讓中原人見了會懼怕。
陳意在街頭行走了一個上午,摸清了一些門路,看到了九九樓和紫金樓,他都猶豫著沒有進去,他知道青山蘆主應該已經知道這兩處的産業,不然在這混亂的營州城裡,為何這兩間客棧卻完好無損的,甚至只要入了這兩處地方,裡頭的人就能保命,也不必顯得驚慌。
陳意看到眼前的九九樓,他正要轉身離開,忽然看到門口來了一輛精緻的馬車,從馬車上下來的不正是青山蘆主麼?如今的越王,出場架勢果然不同,身邊有將領相護。
陳意看著那個白衣身影進入九九樓,他連忙轉身,心想著為何要晚上潛入越王府,不如就乘著現在豈不更好,正好越王不在府中。
陳意便也不打算尋找客棧了,直接往越王府走去。
越王府便是以前營州知州府改造,牌匾剛換下。
陳意來到後門,飛身而起,憑著他上等的輕功,很快潛入了主院,他感受到這周圍沒有暗衛,心想著怕是跟著越王出了門,這周圍大多是護院,這些護院看著強壯,但功夫不及中原人靈活。
陳意很快翻進越王的書房,他將信放在書桌上,接著朝書房內看去一眼,卻被書桌左側牆壁上的壁畫嚇了一跳,那不是他家夫人的畫相麼?
果然這青山蘆主對夫人還不死心,陳意也不再久留,很快跳出書房,接著來到知州府後花園,他將地雷埋在此處,便接著藏於暗處。
很快天黑了,陳意感覺到前院越王帶著暗衛回來了,周圍的殺氣都重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