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黎氏的心思(第1/3頁)
章節報錯
衛氏一聽,笑道:“哦,吃我倒是會,下廚卻是不曾,從小家裡爹孃就不讓我沾過油鹽,都說這些都是下人做的事,現在看到夫人,我卻是不這麼認為了。”
喬寶瑩笑了笑,“人生四欲,其三便是食慾,因美食而起的貪欲稱之為食慾。咱們身為地方父母官員的嫡妻主母,不能只管自己的奢華,而不能不顧百姓的生死,若不沾油鹽,豈知油鹽貴,我們有食慾,避無可避,可是為了滿足我們食慾的這些下人,他們呆在廚房裡做最美味吃食呈給主子,這是一件無比高尚的事,因為他們帶著景仰之心。”
“同理,今日咱們聚集在一起,按理我身為知州夫人完全沒有必要給各位做吃點,但我敬重你們,把你們當成我的朋友,帶著一顆景仰之心做美食給我的朋友們吃,衛夫人卻覺得這是低賤之事,既是低賤之事,衛夫人就不該吃,因為這些食物經過他們的手,也已經不配入衛夫人的口,依著衛夫人的身份,就該吃天上的雲彩,雲彩純潔高尚的,也不曾被人汙染,又不曾經過低賤之人的手。”
喬寶瑩說完,在座的幾人都愣住,有人抬頭看天,接著忍不住笑了起來,韋氏卻是極不客氣的撲哧一聲,掩著嘴笑了好一會才停住,然後說道:“衛夫人若是隻吃雲彩,那豈不是成仙了。”
喬寶瑩接了韋氏的話,“正是此意,衛夫人的思想已經不是我等的高度,就該比咱們覺悟更高,理應成仙。”
韋氏卻是搖頭,“我只知道羽化成仙,或者得道成仙,再不濟就是死後成仙,不知道衛夫人屬於哪一種?”
桌前的人全部反應過來,皆哈哈大笑起來,衛氏氣得甩了筷子,猛的起身,若不是身邊的嬤嬤在她耳邊說了幾句,她怕就此下山去了。
韋氏也不想把人逼急了,於是勸道:“衛夫人一向大量,今個兒怎麼還生氣了,呆會餐後,咱們再談談那學院的事。”
說到這事兒,衛氏也反應過來,借機坐下了。
不過是幾人打了個嘴仗,沒想到端到黎氏面前的吃食全部被吃完了,還打了個飽嗝,幾人聽到,皆紛紛皺起眉頭。
黎氏抹了一把嘴,感覺今日吃得挺過癮的,所以先前她就勸過兒媳婦,怎麼帶的這麼素,還是這些吃點好吃。
下人撤了桌子,白九早已經帶著下人將野餐墊鋪好,喬寶瑩招呼著他們進入野餐墊,進入脫鞋,來到中間是各人一席,一張矮幾一張團席,全部都跪坐下來。
喬寶瑩三姐妹的桌子挨在一起,喬六小聲說道:“這些貴夫吃的真少,就是愛打嘴仗。”
喬寶瑩點頭,“我早已經習慣了。”
喬三最懂她的苦處,伸手握了握她的手。
黎氏在三姐妹的上首,她畢竟是蘇府老夫人,幾人說話前都會先與她寒暄兩句的。
韋氏終於說到正題上了,她今日召集這些夫人們來踏青賞花,就是為了先前入學院的才子,二十個名額,其中在場的貴夫人有不少子弟考進去了,而沒有考進去的,多是被寒門子弟給奪了排位,她們有些不甘心。
貴圈裡的人就是愛比較,以前對學院是不屑一顧,自從劉無好入官為提學後,立即來了一個大反轉,個個皆以子弟能入府學為榮,這比自家府前才子入門還要更加讓人看重。
連衛中的兒子沒有搶到名額,他與衛氏四處打聽,都是尋路無門,古池先生向來嚴謹,最討厭他們這些歪名門邪道的,這會兒是尋路無門,夫妻兩將氣出在了古池先生身上,可是又對付不了他們,便想著勸其他能入學院的官員不要將子弟送入府學。
誰知開課後,他們原本答應的好好的,結是開學那日卻是一個也不曾少,沒把連衛中給氣死。
韋氏一開口,衛氏便反駁了出來,“這不公平,既然有這麼大的決定,是不是該早點通知我們,也好有個準備,再說先生是以什麼方式考核這些才子的?若論功名,都是舉人以上的功名。”
“我瞧著裡頭還有秀才郎。”
衛氏說這話的時候,看向了喬寶瑩,喬寶瑩立即反應了過來,這是說她家的展東風麼?蘇辰的開門弟子雖是個秀才,可人家年紀小,而且人家有才,學識上雖不及這些中了舉子的才子,但假以時日,他完全可以令這些人另眼相看。
可是衛氏卻抓住這一點不放。
韋氏有些為難,古池先生最擔心的就是這些人說展東風的事。
喬寶瑩見韋氏面色不好看,於是接了話,“衛夫人,有一事你怕是不知道,我夫君是建府學的引頭人,也代表著府衙的意思,他在學院裡有掛職,平素也會去學院指點學生,而展東風是他的徒弟,自然能入學院。”
衛氏一聽,冷哼了一聲,倒是沒有再頂撞喬寶瑩的話。
衛氏不敢開口了,其他的人也不好開口,生怕得罪了古池先生,連著以後都入不了學院,何況知州夫人也在的。
韋氏見沒有人開口,鬆了口氣,接著將夫君交待給她的訊息一併說了,學院每隔兩年會招收一批子弟,府學規定,這些入學的才子都將拜入古池先生門下,而在位的知州有指點才子學識之職,平素也得抽時間去授課。
待下一次殿試過後,將會從中提拔一些才子為教授,慢慢拓展,直到學院的學子都招滿為止。
韋氏的話說出來後,底下的貴夫人都竊竊私語起來。
喬寶瑩朝白九看去一眼,她剛才在旁邊泡的茶,這會兒叫幾位下人給各位夫人送上。
衛氏朝白九看了一眼,有些不屑,寒門出身,連做個飯都要親自動手,還學他們的樣喝茶,怕是下等的茶葉無法入口的。
其她的夫人卻端著杯子飲了一口,有人驚嘆道:“這茶香在平江府怎麼沒有,入口即香,香味清新,這是雨前茶,可是這季節,不對啊?為何我卻嘗到了新茶的味道。”
喬寶瑩及時的解釋道:“嶺南來的第一批茶,今年新入的,往年我多是喝閩中的。”
喬寶瑩的話卻讓所有人都看向了她,她不是農女出身麼?還有蘇大人不是寒門出身麼?怎麼對茶葉如此熟悉,還有剛才那話裡頭是什麼意思?嶺南的新茶,往年喝的是閩中的,那他們的銀子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