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京城裡可不太平,這些謠言無風不起浪,正好在這節骨眼上,他不得不注意了,他不但強行扶著展東風回去,他還叫人將蔣清目一併給扶了回去,原本還有些惡意的才子看到兩位主角離場,也不好再說什麼。

第二日兩人醒來,蔣清目卻一直呆在西院裡不願意去見展東風,沒想到展東風卻收拾妥當後來見他了。

展東風一句也不提謠言上的事,直接問蔣清目接下來的想法。

“清目兄,接下來你是打算留在京城還是願意外放為官?”

留在京城多是翰林院了,官階不高,卻正是儲備人才的地方。

蔣清目還不曾想過這事兒,如今展東風問起,蔣清目沉默了一會,接著說道:“我想外放為官,在地方磨練一下再說。”

他們著實太過年輕,都不適合這京城裡的爾虞我詐。

“東風兄呢?”

“我看師父的意思,我即刻寫信給師父,應該很快能收到回複。”

……

不待展東風寫信,這邊蘇辰早已經收到了訊息,他家小弟子以十七歲的年紀考上了狀元,他能不高興麼,至於展東風是留京還是外放這個問題,蘇辰現在的人脈還當真能做主,他想了好了會,決定將展東風留在京城,晉王在京城守著,需要人手。

而且一但展東風留在京城,定國公這些老臣也會看在晉王的面子照顧他一下,倒不用害怕有人對他下手,昝泊眼下是自顧不睱,不還有他牽制著昝泊,先前在考場動手段,但大動作還是不敢的,不然憑著昝泊的性子,恐怕就不是考場動手腳的事了。

想起當年昝泊的卑鄙,蘇辰就覺得這一次東風算是逃過一劫。

反而將人外放地方為官,有些照顧不到,畢竟太過年輕,萬一真的出了事,他也插不了手。

蘇辰立即寫信一封交代展東風留在京城,哪兒也別去,自有人安排。

這邊晉王也寫來信,他想將人安排在兵部,蘇辰還有些猶豫,這孩子太小了,不去翰林院嗎?

而京城裡卻更加熱鬧了,有不少人都在猜測著展東風會在留京還是外放的事。

反而蔣清目的名聲慢慢被掩蓋,先前他想著在京城裡周圍一下,或能留京,眼下他反而希望趕緊離開京城,果然有展東風在面前,他一敗塗地,誰叫他不是蘇大人的弟子。

很快新晉計程車子的官職定了下來,蔣清目外放為知縣,地方還算富饒,他雖然知道會是這麼一個結果,卻還是心中鬱郁。

而展東風的官職卻讓整個京城裡的才子們很是意外,他居然被魏帝親點為七品中書舍人,常伴君旁,連著昝泊都沒有想到在他說出是蘇辰的弟子之後,皇上反而招他在身邊,這是要重用蘇辰的意思?

不少人都有這個懷疑,蘇辰自己外放為官了,卻把小弟子留在皇上身邊,這是曲線救國之意?

展東風反而聽到這個訊息心裡有些不安,他先前的沉穩都是強忍著這股不安來的,事實上他也沒有見過這大陣仗,殿試那時匆匆見了一面,轉眼他成了皇上身邊的中書舍人。

晉王原本想將他安排在兵部,因為他與定國公很快會有一個大計劃來,可惜了。

蘇辰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也是懵的,皇上將展東風留在身邊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讓夫妻兩人想起青山鑄器場的事,他們都認為是魏帝指使的,如果是這樣,豈不是展東風有危險了?

“且看看,晉王回京,總會管一管的。”

喬寶瑩勸他,蘇辰想了想,還是給汪子漁和於時靈都寫了信,希望兩人幫忙照顧一下小弟子。

新科狀元還是會回鄉祭祖的,夫妻兩人就盼著展東風回來,平江府今年出了大風頭,古池先生來過蘇府兩次,每次都是京城傳來訊息的時候,十六位平江府的才子一同赴考,有六位中了會試。

接下來這幾位都各自為官,最有名的就數展東風和蔣清目了,這是古池先生第一次招集的學生,他沒想到會這麼成功,也正因為這樣,今年送去學院的權貴子弟為了那幾個名額都搶破了頭。

歷年平江府多風流才子,就沒有聽說哪一年能中這麼多的,所以他們一直以風流才子為名,拒絕步入仕途,說白了就有一點停步不前,怕考不上,怕因為考不上而地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