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佈下課業(第1/3頁)
章節報錯
古池先生卻是典型的大儒形象,他身子比較瘦長,雖然年輕大了,卻身板挺直,一臉嚴肅,行事做風也符合他那儒雅的外形。
看到喬寶瑩,點了點頭,見她跟劉無好在底下坐下,他也接著開始講。
而那些才子們自從喬寶瑩來了後就有些不專心了,似乎有不少人想過來跟她說話。
喬寶瑩想起鄉試時汪子漁告訴蘇辰的另一道題,是關於海夷道的一些政策與看法,題意有些針對涉外的經濟。
她是後世來的人,自然知道海夷道的重要性,而且她現在最擔心的是國外的武器到底發展到什麼程度了,若不是她跟蘇辰的官職在那兒,不可能隨意出海,她還當真想跟蘇辰出一趟去。
待古池先生說完,他的目光慈祥的看向喬寶瑩,古池先生今年有五十好幾了,老來得女,小女兒還沒有嫁人。
瞧著這意思是輪到喬寶瑩上臺講些勉勵的話來,她還不知道該怎麼講呢,畢竟不是蘇辰,腹稿還沒有打好,就趕鴨子上架了。
喬寶瑩硬著頭皮上了臺,就見古池先生坐到了劉無好身邊,兩人還在談論展東風的事,瞧著還極其看重的。
喬寶瑩在主座上坐下,十幾雙眼睛盯過來,全部帥哥有沒有。
喬寶瑩清了清嗓子,忽然想起北邊士子的一道題,於是問道:“你們對北邊士子的那道對‘海夷道的一些看法’有何感觸?”
喬寶瑩神來一筆,她也只是隨口一說,底下計程車子們卻全部沉默下來,他們還當真沒有注重今年的鄉試,畢竟他們都是考中了舉人,準備明年會試了,鄉試所涉及的知識面比會試時的更加淺顯,所以他們根本不屑去研究。
而且今年的鄉試對於他們平江府的秀才們是有優待的,蘇大人前腳在平江府內冶水,給平江府帶來了不少稅賦收益,從頭到尾他們都看到了,所以平東府的秀才們寫下的答案必定比其他地區的寫得更加深刻一些。
有不少人還後悔怎麼不等到今年鄉試,搞不好也能中個前六名呢?
喬寶瑩自然不知道這些才子們的想法,她見沒有人說話,而那邊明顯聊著天的古池先生和劉無好也下意識的看向她了,不知道她接下來要說什麼?為何說到了這海夷道來。
喬寶瑩接著說道:“其實下考場不僅是平時的知識積累,當然還有平時對身體的緞練,眼下隔著會試沒有幾個月了,該學的你們已經透過這麼多年的學習已經積累下來,不是一兩個月就能改變的,所以我眼下要說的是你們的身體素識。”
“展東風是我的弟子,我一向要求他不僅要讀書,還要強身健體,這一次他坐在茅房邊,又逢漏雨的考棚,他能堅持從考場出來,少不了他平時的緞練。”
“其他的我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不過我倒是想給在座的各位佈置一道課業,便是將今年北邊士子考的題關於嶺南海夷道的發展與前景,對咱們魏國的影響等等,發揮你們的思維,各自寫下論策呈上來給我看看。”
“此課業沒有別的意思,我希望的是你們不僅是考生,也是我大魏的棟梁,除了學識還得關注時政,可明白?”
誰也沒有想到喬寶瑩說下這麼一段話來,底下的才子們紛紛點頭應下,古池先生和劉無好卻面色疑惑,待喬寶瑩從主座上下來,三人便直接往外走,來到古池先生的書房裡,他才忍不住開口相問:“蘇大人這是有別的想法?”
他知道蘇辰是成陽先生的關門弟子,不僅上面師兄無數,還挺受皇上看重,這一次蘇大人說到那海夷道的題,不會是知道了什麼內幕吧?
喬寶瑩她只是自己猜題而已,就像當年高考,學校的老師都會各種猜題,而這一次她為何這麼猜題,她是一直有看京城邸報的,再加上紫金樓和九九樓收集的一些訊息她整合了一下,對朝堂上的政策動向有些瞭解。
她是行商的,對政策很敏感,若不是她是知州夫人,她想她或許就做成皇商了,畢竟看到這些訊息之後,她有不少生意的點子,只可惜身份在那兒,她不能涉足太多。
喬寶瑩見古池先生和劉無好都一臉好奇的看著她,她只好如實說了,她猜測著政策的動向,顯然未來幾年魏國會大力發展海夷道,同時他看到了皇上對冶水工程的看重,那麼就是想強壯己身了,若沒有越國忽然的介入,魏國是想像南越國一樣往海外發展的吧。
但凡上位者,也該往這方面想想了,按著她前世的演算法,國外應該已經有更高階的武器出現,好在他們也不弱,至少發現了這些武器,再一直研製下去,應該也不會落後到哪兒去的。
喬寶瑩的分析令古池先生和劉無好都啞口無聲,劉無好是知道她是真實身份,古池先生是不知道的,這樣反而讓劉無好對她更加另眼相看,巾幗不讓須眉。
“蘇大人這樣分析似乎也沒錯,以前我去北邊做學政之時,也曾有幾位同僚說過要關注時事,指不定考題當中就有皇上親點的題呢。”
喬寶瑩點頭,接著說道:“我在想這兩題更有可能在殿試時出,因為殿試的時候皇上會親自審題,有可能還會親臨也說不定。”
喬寶瑩的話令古池先生重視起來,“如此看來,我得叫他們仔細落實這道題才行,今日多謝蘇大人提點他們,若是真的猜中了,咱們平江府就有希望了。”